今天早上, 美国传来消息! 2025年11月13日,美国众议院当地时间11月12

红楼背疏影 2025-11-13 15:12:10

今天早上, 美国传来消息! 2025年11月13日,美国众议院当地时间11月12日以213票对209票的微弱优势通过关键程序性投票,为结束长达43天的政府停摆扫清最后障碍。(环球网) 特朗普政府提出2026财年国防预算增至9800亿美元,其中1200亿指定用于“亚太反导体系扩容”,要求削减民生福利填补缺口。 民主党则坚持将国防预算控制在9000亿内,追加500亿医保资金,双方谈崩后预算法案搁浅,10月1日起政府部分关门。 多数人认为政府停摆仅意味着公务员停工休假,实则对军方的冲击最为直接。据美国国防部官网通报,停摆期间,全军140万现役军人中,80万被迫“无薪上岗”,家属医保报销业务暂停;56个军事科研项目陷入停滞,其中包括F-35隐身涂层升级、高超音速导弹燃料研发等关键课题。 更严重的是战备能力出现滑坡,第七舰队官网显示,原本部署在南海的“里根”号航母,因后勤保障中断被迫返回横须贺港,甲板维护人员休假导致3架F/A-18战斗机无法正常起飞; 计划与澳大利亚、日本联合举行的“护身军刀”军演,在开演前3天紧急取消,已抵达的2000名澳军士兵只能原地待命。 这让人联想到2013年奥巴马政府时期的16天停摆,当时仅取消2场军演,科研项目基本未受影响。此次43天停摆为何会对军方造成重创?关键在于特朗普政府的“重点投入”战略。 2025年国防预算中,亚太方向投入占比达42%,远超2013年的28%,资金一旦断供,集中部署的兵力更难维持运转。以驻关岛的“萨德”反导系统为例,停摆期间仅能依靠士兵自愿加班维护,雷达开机时间缩减一半。 两党博弈中,军方还成为政治筹码,共和党众议院议长约翰逊公开表态:“不通过亚太军费追加案,就不恢复相关拨款。” 民主党则联合12名退役上将发布公开信,指责共和党“以士兵生命换取政治资本”。这种内耗直接影响军心,国防部人事数据显示,停摆期间,一线飞行员主动退役申请量同比激增37%,不少人转投民航领域——民航行业不存在欠薪问题是重要原因。 国际上的连锁反应更耐人寻味,最着急的是日本和韩国,两国国防部先后召见美国武官,询问“协防承诺是否有效”。 韩国《中央日报》披露,停摆期间,驻韩美军的“警惕王牌”联合军演取消,朝鲜趁机试射2枚短程导弹,韩国只能独自启动防空预警。 俄罗斯和伊朗则抓住了机会。俄罗斯国防部宣布,在叙利亚塔尔图斯港的海军基地完成扩建,停靠的护卫舰数量从2艘增至4艘,而原本负责监控该区域的美国“福特”号航母,因预算问题推迟了部署时间。 伊朗更是加速推进核设施建设,国际原子能机构报告显示,其浓缩铀库存量较停摆前增加15%,美国因情报部门经费削减,监测频率从每周2次降至每两周1次。 不少人存在认知误区,认为美国国力雄厚,短期停摆无关紧要。但从军事角度分析,现代战争比拼的核心是后勤保障与战备持续性。 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军能在38天内击败伊拉克军队,依靠的是每日12亿美元的后勤投入。此次43天停摆,仅亚太方向就减少约150亿美元军费投入,这一数额相当于3个航母战斗群的年度维护费用。 此次投票得以通过,实则由军方推动促成,投票前一天,参联会主席布朗与两党领袖举行闭门会谈,提交了一份《战备危机报告》,明确指出“若再停摆10天,驻亚太地区航母将全部丧失作战能力”。 与此同时,全美军人家庭协会组织5000人集会,在国会山外举着“归还军饷”的标语抗议,这才促使摇摆票议员改变立场。 但问题根本没解决,通过的只是“临时拨款案”,仅能维持到2026年1月30日,也就是说,3个月后可能再陷停摆。更关键的是,两党在国防战略上的分歧越来越大:共和党想集中力量围堵亚太,民主党主张“全球均衡部署”,还要兼顾欧洲和中东。这种战略撕裂,比短期停摆更伤军事霸权。 停摆期间推迟交付的F-35战机,需到2026年才能补齐交付量;流失的飞行员短期内难以补充。更关键的是,盟友信任裂痕难以修复——澳大利亚已私下重启与法国的潜艇采购谈判,其理由是“需要更可靠的合作伙伴”。 说到底,美国的军事霸权不是败给别人,而是内耗拖垮的。从1976年第一次政府停摆至今,美国已停摆21次,累计天数超100天。 以前靠强大的经济实力兜底,现在债务突破35万亿美元,再这么折腾,再多的航母和导弹也扛不住。这场43天的停摆,更像一个警告:霸权的崩塌,往往是从内部开始的。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MCN双量进阶计划 信息来源:美众议院通过关键程序性投票 将对临时拨款法案进行最终表决 环球网2025-11-13 08:00北京

0 阅读:633

猜你喜欢

红楼背疏影

红楼背疏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