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不活了!馆长说组团去深圳看看,没想到沈伯洋认真了,他回应馆长说,自己已经被惩戒为 “台独” 顽固分子,在大陆是可以被判死刑的,所以邀请他来大陆,难道是要他在大陆被逮捕吗? 这事要是放在朋友圈,估计能当个段子转十万加。但问题是,沈伯洋说得一点都不带开玩笑的成分。他是真的怕了,也是真的觉得自己一旦踏上大陆,就可能出大事。 馆长的原意不过是提了句 “组团去深圳看看”,这种话平时说说也没人当真,结果沈伯洋像是瞬间拉响防空警报。他马上回应,说自己已经被大陆列入 “台独顽固分子” 的名单,按照大陆的法律,这类人是可以依法追责、甚至判处极刑的。换句话说,别人是去旅游,他是去 “送人头”。 早在 2021 年,国台办(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的简称)就明确表示,要依法惩戒 “台独” 分裂行为,尤其是对其中的 “顽固分子” 要实施终身追责。而沈伯洋正是在 2024 年 10 月 14 日,被国台办正式纳入 “台独” 顽固分子清单的一员。 值得一提的是,他口中 “可能被判死刑” 并非夸大其词,大陆《刑法》第 103 条明确规定,分裂国家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可处无期徒刑或死刑,只是判决需结合犯罪情节、危害程度等依法认定,而他深知自己的分裂行径已触碰重罪红线。 这时候,围观群众就开始有疑问了:他说自己不怕,那为什么反应这么大?马上,有人去问邱毅。这位台湾政坛的老炮直接给出判断:沈伯洋嘴上说不怕,其实怕得要命。 为了佐证这个说法,邱毅还举了个例子:赖清德亲自喊话韩国瑜,希望他能带头组织跨党派代表,为沈伯洋站台声援。 这就很说明问题了。要真没事,谁会动用这么高规格的政治资源?而且还是找韩国瑜这种蓝营代表人物来帮忙。 其实赖清德此举背后藏着深层逻辑,沈伯洋作为其核心幕僚,其被追责可能牵扯更多 “台独” 活动细节,本质是为了稳住 “台独” 阵营的人心,避免后续连锁反应。 更有意思的是,沈伯洋平时在岛内言辞激进,立场鲜明,这次却突然把事情上升到了 “生死” 级别。 这种转变并不难理解,被大陆官方点名之后,他就像一个被系统通缉的角色,不管你在哪个地图出现,都会被锁定。尤其是 10 月 28 日,重庆市公安局已对沈伯洋以涉嫌分裂国家犯罪立案侦查,这是大陆首次对 “台独” 顽固分子启动刑事立案程序,让法律风险从 “未来” 变成了 “当下”,这也是他比以往更恐慌的核心原因。 他比谁都清楚,这不是普通的政治口水战,而是实实在在的法律问题。 而且,从大陆目前公布的政策看,这种惩戒并不是象征性的。除了法律追责,还包括限制企业、组织与这些 “顽固分子” 及其关联机构往来,甚至冻结其在大陆的资产。 大陆已依法查处沈伯洋父亲名下的关联企业,切断其 “台独” 活动的资金来源,这一实际惩戒举措,让他真切意识到大陆的惩戒绝非 “纸上谈兵”,而是精准打击,这也是为什么沈伯洋的反应这么激烈。 当然,事件到这里还没完。沈伯洋的反应、赖清德的出面、韩国瑜的被点名,其背后其实反映的是一个现实:台湾内部对 “台独” 议题的认知正在分裂。 一边是表面强硬,一边是内心慌张。 一旦涉及到大陆的具体措施,很多人就会从 “嘴硬” 变成 “心虚”。 这次 “去深圳” 事件,表面上看是个玩笑,但底层逻辑很清晰:当政治身份和现实风险直接挂钩时,很多立场就开始动摇了。 沈伯洋的激烈反应,本质是 “清单惩戒 + 刑事立案 + 经济打击” 三重压力的叠加 —— 列入 “台独” 顽固分子清单意味着终身追责,重庆立案侦查让法律风险落地,经济来源被切断则让他失去对抗的物质基础。 这也说明,沈伯洋的反应,其实是一种典型的 “身份焦虑”。他知道自己在岛内可以畅所欲言,但这套逻辑在大陆行不通。 从这个角度看,馆长的 “组团提议” 无心插柳,却意外戳中了沈伯洋的 “命门”。也让外界再次注意到,哪怕隔着海峡,政治态度和法律责任之间的界限早就不模糊了。“台独” 分裂行径终将付出沉重的法律和现实代价,这一点,沈伯洋和所有 “台独” 分子都心知肚明。


小家碧玉
回大陆投案自首或可获减刑,所以还是该组团来大陆看看。
PANDA
让湾湾的绿蛙们生活在恐惧之中!
江南
这些台独分子,如果不诛九族,还得搞事。
6689
思想就是一个大小孩的节奏。胡图胡途。
清风
台独都是井底之蛙
湘王爷
就地起义可减刑,提赖清德首级来见,封村支书一职,
用户10xxx65
下追杀令直接杀掉
探水花和物
“孩子”现在还好,一旦真的统一湾湾时你就真的去见你的自由了,你的一切已经被倒计时了,最多再蹦哒五年。
用户10xxx26 回复 11-14 14:34
跑美国就行了,没有引渡条约
韭菜炒大葱
很明显沈博洋准备投降了
用户14xxx88
他们可以领教一下大陆的刑侦能力!
用户10xxx88
反国家罪应该折磨它至死,以惩后患。
老丁
赶紧投案自首认罪,说不定可以判缓刑!
雷三番
不怕,你来吧死不了的,但生活不能自理是真的
MA002
有种的就别熊………继续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