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有想到,贵州一网友拍下,一老奶奶喂猪时,因为猪食盆离圈门口太远,老奶奶便指

微光下的暮色 2025-11-13 19:20:28

万万没有想到,贵州一网友拍下,一老奶奶喂猪时,因为猪食盆离圈门口太远,老奶奶便指挥猪让其把食盆叼过来,没想到猪还真听话照做了。视频可见,这头大黑猪见老奶奶来喂它时,显得非常兴奋,但因食盆在另一边,老奶奶又手脚不便,老奶奶便用勺子叫猪让其把圈里盆子叼过来,不料几句吩咐后,这猪还真用嘴叼其食盆,照做的将盆子放到了门口。而这段视频发到网上后,也是引起了网友们的一片热议。 视频里的画面越看越有意思,老奶奶站在猪圈门口,手里端着沉甸甸的猪食桶,腿脚看着就不太灵便,挪一步都得慢慢悠悠。大黑猪在圈里窜来窜去,哼哧哼哧的叫声里全是期待,眼睛直勾勾盯着老奶奶手里的食桶,可看见食盆还在角落躺着,急得直跺脚。老奶奶朝着猪挥了挥手里的铁勺子,嘴里念叨着当地的方言,听着像是在说“把盆儿叼过来”,一遍不够还多嘱咐了两句,语气里带着点长辈对晚辈的吩咐,又藏着点无奈。谁能想到,这头看着壮实憨厚的大黑猪,居然真的听懂了,甩着尾巴跑到角落,低下头用嘴稳稳咬住食盆的边缘,一步步挪到门口,轻轻放下后还往后退了两步,等着老奶奶倒食,那模样乖得不像话。 网友们的评论区更是热闹得像赶大集,有人说“这猪成精了吧,比有些家里的宠物狗还听话”,还有人调侃“这猪是不是偷偷报了语言培训班,居然能听懂人话”。更有不少网友分享了自己村里的趣事,有人说老家的牛能听懂“回家”的指令,到点就自己往牛棚走;还有人说邻居家的鸡会跟着主人的脚步去菜地,从不乱跑。这些评论看着可乐,却也透着一个道理:动物的灵性,往往藏在与人的相处里。 仔细想想,这头猪之所以能听懂老奶奶的话,哪里是什么“成精”,不过是日复一日的陪伴磨出来的默契。农村里的老人养牲畜,从来不是简单的“喂食”,而是把它们当成家里的一份子。老奶奶手脚不便,喂猪的时候或许会经常跟猪念叨几句,时间久了,猪自然能从她的语气、动作里捕捉到信号。就像村里的老人们常说的,你对动物好,它都能感觉得到,你跟它说话,它就算听不懂字面意思,也能明白你的心意。反倒是我们城里长大的人,大多隔着笼子、屏幕看动物,少了这份朝夕相处的陪伴,才会觉得“猪听懂人话”是件稀奇事。 不过话说回来,也有人觉得这视频可能是摆拍,觉得猪哪有这么聪明。但其实在农村,这样的“聪明动物”并不少见。我小时候在姥姥家,就见过姥姥家的老母鸡,每次下完蛋都会跑到门口“咯咯哒”地叫,像是在报喜;还有村里的老黄牛,耕地的时候只要姥爷喊一声“停”,它就会乖乖站着不动,比机器还听话。这些动物之所以能跟人有这样的默契,核心还是“双向奔赴”——人对动物付出耐心和关爱,动物用自己的方式回应。反观现在有些人为了博眼球,刻意训练动物做一些违背天性的动作,甚至虐待动物,那样的“聪明”只会让人觉得心疼,根本算不上真正的默契。 这则短短几十秒的视频,之所以能引起这么多人的热议,或许正是因为它戳中了人们心底对“温暖相处”的向往。在快节奏的生活里,我们总忙着追逐名利,却忘了最纯粹的陪伴有多珍贵。老奶奶和大黑猪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却藏着最朴实的道理:无论是人与人之间,还是人与动物之间,只要真心相待、彼此陪伴,就会收获意想不到的默契。那些看似“神奇”的瞬间,不过是长久陪伴里的自然流露。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27
微光下的暮色

微光下的暮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