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联邦安全局:成功挫败乌英劫持挂载“匕首”导弹米格-31企图主角是一名隶属于俄罗斯空天军的米格-31 战斗机飞行员。这类战机可以携带“匕首”(Кинжал)高超音速导弹(俄罗斯自称),是俄军最具战略威慑力的航空武器之一。俄方宣称,乌克兰情报总局(ГУР)与英国情报部门(MI6)共同策划了一项“特殊行动”,企图通过策反这名飞行员,劫持一架挂载“匕首”导弹的米格-31 战机飞往乌克兰或北约控制区。根据俄罗斯联邦安全局(ФСБ)通报:乌克兰情报部门在网络上、通过中间人多次与这名飞行员接触;他们向他**承诺提供英国或其他西方国家公民身份,并支付约 300 万美元报酬;同时还提出,飞行员的家人将被秘密转移出俄罗斯**,安置在安全地点。在乌情报人员看来,这次“行动”不仅能获得一架搭载高超音速导弹的稀有机型,还能在宣传上重创俄罗斯的军事威信。然而,在俄方叙述中,这名飞行员并未被真正策反。在初步接触后,他选择向上级报告。此后,ФСБ开始布设反情报陷阱。在这场秘密行动中:ФСБ与空天军配合,保持与乌英情报方的通信通道开放;飞行员按照乌方的要求,继续提供“虚假进展”以获取情报;同时,俄方在幕后收集了乌情报部门的行动证据与联络记录。据称,整个过程持续了数周甚至数月,ФСБ 通过技术监控、通讯截获等手段,锁定了乌方特工的具体身份与联络方式。最终,在所谓“计划的关键阶段”,当乌克兰方面试图实施“接机”行动时,俄方正式收网。ФСБ宣称:> “我们成功挫败了由乌克兰情报总局在英国情报支持下策划的行动。> 这次行动的目标是劫持一架搭载‘匕首’导弹的米格-31 战斗机,并挑起针对俄罗斯的政治与军事挑衅。”俄方同时表示,乌方在行动过程中企图“利用飞行员家属进行心理胁迫”,但未能成功。整个事件中,没有人员伤亡,也未造成军事损失。事件公布后,俄媒普遍将其描述为:一次“西方情报部门企图夺取俄方高超音速武器的阴谋”; 以及“俄方情报机关反间行动的重大成功”。俄专家评论称,乌英两国试图通过策反俄军内部人员来获取机密技术,而ФСБ的行动则再次显示出俄罗斯情报体系的防护能力。不过,俄方并未公布飞行员姓名,也没有展示任何物理证据(如通讯记录截图、航线图、或被捕嫌疑人照片)。因此,西方媒体普遍对此持怀疑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