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煤电升级改造,具体怎么实现?

新浪财经 2025-11-13 22:02:17

四川在线记者尹梦奇

“随着新能源占比不断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建设,煤电将由基础保障性电源转为支撑调节性电源,这是煤电定位的重大调整。”11月13日,东方电气集团在成都举办新一代煤电升级改造技术交流会,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相关负责人现场分享了我国能源结构转型的最新动态。

于是,一个问题随之而来:如今我们都在谈论“新能源”“碳中和”时,煤电升级改造还必须得做吗?

答案是肯定的。

以四川为例,水能资源丰富,水电是主力电源。不过,一组数据耐人寻味:2024年,四川用电负荷持续增长,占全省电力装机总容量不到10%的煤电装机,在全年枯水期完成发电量335.03亿千瓦时,提供了四川主网三分之一以上电量。换句话说,煤电对四川电力保供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取得积极成效。但受可再生能源电力随机性、波动性影响,煤电仍将在一定时期内在电力系统中发挥兜底保障和支撑调节作用。

当前,煤电是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的“压舱石”。不仅如此,多位参会嘉宾提及,通过提升灵活调节能力和低碳化发展水平等方式,煤电也可以变得更“绿”。其中,《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就明确提出“度电碳排放水平应较2024年同类型机组降低10%—20%”“现役机组通过改造实现干湿态转换点以上负荷调节自动控制”等系列要求。

也就是说,以更加安全、智能的方式“燃更少煤,发更多电,减更多碳”,成为新一代煤电升级改造的关注重点。那么,具体怎么实现?

“我国煤电发展主要聚焦于清洁低碳转型和灵活高效升级。”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发电工程咨询院副院长李文凯给出自己的判断。

活动现场,东方电气集团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黄璟介绍了公司承接的国能九江电厂的系统性改造项目。“针对电厂三期的2台350兆瓦机组,我们通过经济高效磨煤机基础改造、宽负荷中压蒸汽供热、新制粉系统与新燃烧系统耦合等17项关键技术提升,实现了锅炉岛的整体优化。”

国能九江电厂的系统性改造项目。受访者供图

改造效果如何?“机组炉效平均提高3.56%,能够实现30%至100%的宽负荷调节,每年减排二氧化碳超12万吨。”黄璟说,这座电厂因此变得更加“灵活”、更加绿色。

除了源头管控,煤电低碳化改造也可以从后端治理入手。例如,可以在末端实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实现碳减排。

“新一代煤电”已经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支撑,有利于提升发电企业的综合能效。不过,推动新一代煤电升级改造同样也需要关注成本效益、技术选择等关键问题。

“发展新一代煤电的核心在于以较小的经济代价,有效释放、挖掘、提升煤电的灵活调节潜力。”李文凯特别提到,新一代煤电发展方向应当追求简洁的技术方案,除工业供热、新能源耦合、主机寿命保护等特殊应用场景外,应避免运行复杂、可靠性差的“外挂”系统。

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周玮生则从国际经验出发。“日本经验表明,IGCC/IGFC技术能够提高供电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但其成本较高且仍难以与‘净零’情景要求(碳强度极低)完全匹配。”他建议,中国在推进煤电低碳化转型时,应该关注选择的技术路径与成本效益及碳目标的匹配程度。特别是,进行改造前,应该评估其建造成本、运行可靠性、燃煤适应性、碳减排边际成本等情况。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