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呼吁不要对台喊打喊杀,孙玉良:晚清政府确实对不起台湾】近期,台湾中国国民

孙王良评 2025-11-14 09:49:34

【郑丽文呼吁不要对台喊打喊杀,孙玉良:晚清政府确实对不起台湾】近期,台湾中国国民党主席郑丽文公开呼吁大陆网民“不要对台湾喊打喊杀”,这一言论迅速引发了两岸舆论场的广泛讨论。郑丽文强调,台湾在历史上曾遭受日本殖民统治的痛苦,呼吁大陆以更理性、包容的态度看待两岸关系。郑丽文的呼吁,很容易令人想到晚清政府打败了甲午战争,将台湾割让给日本的痛,所以对于郑丽文的心情,换位思考一下,站在台湾人的角度,我是十分理解的。130年前的1895年,清政府因甲午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了日本。许多台湾人认为,此时此刻台湾被“祖国母亲”抛弃了,成了没娘的孩子,这也是一些台湾人对大陆有“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所在,至今仍然影响着两岸关系。郑丽文强调台湾曾被日本殖民统治的苦难,这种苦难的根源在于晚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我认为:承认历史是推动两岸和解的关键,只有正视过去,才能避免重蹈覆辙。两岸关系的复杂性不仅源于现实政治,更源于历史记忆的延续。因此,解决台湾问题需要兼顾历史与现实,既不能忽视台湾民众的情感,也不能回避大陆的历史责任。郑丽文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她是很懂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就她个人的经历而言,早年曾支持“台独”,甚至高喊“推翻国民党当局”的口号。后来,随着对民进党“去中国化”政策的观察,她逐渐认识到“台独”是一场政治赌博,最终转向支持“九二共识”和两岸和平交流。在她的就职演讲中,郑丽文提出“开创百年两岸和平”的愿景,强调“两岸同属一中”和“台湾人也是中国人”的立场。这一转变不仅是对民进党“抗中保台”谎言的揭露,也是对国民党党魂的重新定义。实话实说,就台湾的社会环境,郑丽文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至少她的政治态度超过了马英九,更远远超过了朱立伦,所以她刚一上任就遭到了绿营与蓝营反对派的联合剿杀,连正蓝的赵少康与蔡正元都攻击她,可见斗争之残酷。大陆网民对台“喊打喊杀”的言论,一是可能激化两岸对立,二是会让郑丽文左右为难。我认为:台湾民众对殖民历史的记忆需要被正视,郑丽文希望大陆能够理解台湾人民的复杂情感,以对话而非对抗的方式解决分歧也可以理解。如果我们想达成“两岸和平统一”,必须有一种务实的态度,而不能情绪化用事。郑丽文的政治观点,是接近于洪秀柱的,与柱姐提出的“依靠一中宪法谋求统一”的建议是不谋而合的,这体现了国民党内部对两岸关系的深蓝共识。当前两岸关系正处于战与和的关键节点。民进党当局通过“抗中保台”的政策煽动对立,而国民党则试图通过“九二共识”和对话缓和局势。郑丽文对大陆网民的呼吁反映了台湾深蓝阵营欲从两岸对抗转向对话的迫切需求,郑丽文实际上是想以一己之力挽救台湾人民,这一点我是十分理解的。当然,郑丽文希望大陆网民理解台湾的复杂情感,避免使用“喊打喊杀”的极端言论,并非否定大陆不放弃非和平手段统一台湾的立场,而是希望以更理性的方式推动两岸交流,哪怕有一线希望,也要追求和平统一而非骨肉相残。我认为:大陆晚清政府割让台湾给日本,的确对不起台湾,应该对台湾人民说声对不起。在日本殖民台湾时期,抗日义士们搞“台湾“独立””,想摆脱日本人的统治,是正义之举。但是,我们也要看到,1945年中国以3500万人的牺牲代价,赶跑了日本帝国主义,使台湾回归祖国,这个时候就不能再喊“台独”了。不管“祖国母亲”过去犯过什么错,也不应成为分裂祖国的借口,绿营有人将日本称为“母国”,这就是典型的“认贼作父”了。大陆网民喊打喊杀,绝对针对的不是大多数台湾人民,而是这些数典忘祖的败类。这一点希望郑丽文能够理解,我认为她肯定也非常理解。展望未来,两岸关系的和平之路需要国共双方共同努力。对大陆而言,应继续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同时以更包容的态度倾听台湾民众的声音。对台湾而言,国民党应坚持“九二共识”和反对“台独”的立场,避免被民进党的“抗中保台”政策绑架。而两岸民众则应通过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增进相互理解,减少敌对情绪。历史不应成为仇恨的源头,而应成为和解的桥梁。只有正视历史、面向未来,两岸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与统一。

0 阅读:76

猜你喜欢

孙王良评

孙王良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