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如果当年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三国不分家的话,将是一个国土400万平方,

烟雨评社 2025-11-14 10:35:51

有人说,如果当年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三国不分家的话,将是一个国土400万平方,人口近20亿的超级巨无霸国家。但其实不必去感激英国人,毕竟从古到今,印度就没啥统一的国家可言,那又何来的分裂呢? 先说说那些被奉为 “统一王朝” 的时代。4 到 6 世纪的笈多王朝算是印度历史上少有的高光时刻,旃陀罗笈多二世时期几乎征服了除南端小王国和西北喀什米尔外的大部分地区,艺术风格还顺着丝绸之路影响到中国南北朝的雕塑与绘画。 但即便如此,笈多王朝也没能实现完全统一,南方德干高原的王国始终保持独立,而且这种统一更像是军事征服的结果,各地仍保留着自己的语言、宗教和治理体系。 到 7 世纪初笈多王朝崩溃后,这片土地直接退回割据状态,地方势力和外来入侵者纷纷自立,后笈多王朝只能龟缩在摩竭陀地区勉强支撑,没过多久就彻底消失了。 再往后的莫卧儿王朝更典型,阿克巴大帝时期靠着宗教宽容政策维持了表面统一,可实际上对南印度的控制仅限于收取贡赋,地方土邦拥有自己的军队和税收权,根本算不上中央集权。 18 世纪王朝衰落时,这些土邦立马各自为政,仅德干高原就冒出马拉塔联盟、海德拉巴等十几个独立势力,连后来的英属印度,也只是把 562 个土邦纳入 “间接统治”,土邦王公依然掌握实权,所谓的 “统一” 不过是地图上的假象。 真正的裂痕藏在宗教和民族里。早在吠陀时代,种姓制度就把社会拆分成壁垒森严的层级,后来伊斯兰教传入,又与印度教形成尖锐对立。 英国殖民时期非但没弥合矛盾,反而搞 “分而治之”,1909 年的《印度议会法》直接按宗教划分选举席位,人为强化了教派认同。 到 1947 年分治前,旁遮普省的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已爆发多次大规模冲突,仅加尔各答骚乱就造成上万人死亡,这种根植于千年的分裂基因,从来不是英国能强行黏合的。 孟加拉的分离更印证了这种松散性。1947 年分治时,东孟加拉因宗教信仰划入巴基斯坦,成为东巴,可两地不仅隔着上千公里,语言、文化更是天差地别。 西巴把乌尔都语定为官方语言,无视东巴 80% 人口说孟加拉语的事实,连经济资源也多向西部倾斜,东巴的税收贡献占全国 60%,得到的投资却不足 20%。这种不公最终引发独立运动,1971 年孟加拉国成立,与其说是 “分裂”,不如说是本就不相融的两部分彻底分开。 现在再看所谓 “巨无霸” 的假设,更像空中楼阁。且不说宗教冲突、语言分歧这些历史遗留问题,单是印度如今连国内统一市场都没建成。 各邦仍有自己的税收壁垒,就知道这种 “统一” 有多脆弱。英国殖民结束时的分治,不过是让这片从未真正凝聚的土地,回到了更符合其历史惯性的状态。 20亿人的巨无霸或许能在数据表上碾压群雄,却会在每一次日落时分碎成千万个互不理解的剪影,统一不是面积相加,而是裂缝能否被时间慢慢磨平,历史已多次证明,后者从来比前者难上百倍。

0 阅读:0

猜你喜欢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