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皮扬斯克位于奥斯基尔河以东的城区被俄军占领,速度真快。不是俄军西部集群战斗力突然暴涨,而是乌军崩掉了。兵败如山倒! 你看啊,之前双方在顿巴斯地区僵持了那么久,现在俄军居然能在几天内控制库皮扬斯克七成区域,连渡口都拿下了,这局面变化得太突然了。 乌军现在面临的问题可不是一点半点。他们的后勤命脉几乎被切断了,俄军直接控制了奥斯科尔河渡口,这条补给线一断,守在河岸狭长地带的五千多乌军立刻陷入绝境。 弹药和燃料送不上去,伤员运不下来,这种仗换谁都打不下去。更惨的是,乌军连突围的机会都很渺茫,之前有敢死队尝试了四次夜间突围,结果全被俄军的TOS-2温压弹给轰回来了,那种武器爆炸时能产生2500℃的高温,简直像小型核爆。 俄军这次战术运用也确实刁钻。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蛮干,而是采用了所谓的“强击群”战术,把步兵、工兵和无人机操作手混编成小分队,像拆房子一样一点点蚕食乌军防线。 这些小组行动特别灵活,侦察兵先锁定目标,工兵紧接着爆破开路,无人机在天上实时监控,整个流程配合得相当熟练。这种打法其实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时期就有了雏形,现在加上现代科技,效果更加明显。 你看俄军还在多个战线同步施压,沃尔昌斯克那边七成区域已经易主,红军城的巷战也接近尾声,这种多点开花的“绞索战术”让乌军根本没法集中兵力救援。 乌军指挥官菲利莫诺夫自己也承认,现在两军之间连明确的防御线都没有了,俄军控制了波克罗夫斯克70%以上的地区。这种战场态势下,乌军能做的抵抗确实有限。 乌军精锐部队消耗严重也是个关键因素。在红军城方向连续发动三次反攻后,他们的主力基本上被打光了。 现在守库皮扬斯克的多半是些训练不足的新兵,有报道说有些士兵只接受了一周训练就被扔到前线,连机枪都不会用。 这样的部队面对俄军专业突击队,结果可想而知。而且美国政府的“停摆”还导致对乌军援延迟,价值50亿美元的武器卡在半路,里面包括乌军急需的“海马斯”火箭炮系统和防空导弹。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现在处境特别尴尬,他之前多次视察前线并表态“绝不放弃”,但如今连“第三首都”都要守不住了。 这座城历史上就有特殊意义,1941年基辅被德军占领后,乌克兰政府曾疏散到这里,所以被称为“第三首都”。 这种象征性城市的失守对乌克兰士气打击会很大。俄军突击队指挥官“渔人”甚至放话说库皮扬斯克东部五天内就能全面“解放”,看来乌军想翻盘难度极大。 当然俄军也面临挑战,虽然他们现在势头很猛,但要完全清理城区还需要时间。乌军特种部队还在一些角落顽强抵抗,时不时用FPV无人机进行骚扰。 但整体来看,战略主动权已经倒向俄方,随着冬季来临,乌军的处境可能会更加艰难。 德拉帕蒂少将现在肯定焦头烂额,他负责的哈尔科夫-苏梅防线出现这么大缺口,后面真的很难收拾。战场就是这样,一旦某个环节崩溃,整个战线都可能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接连倒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