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衰落的速度,可能比我们大家预想的来得更快。悲剧的是,习惯了养尊处优的西欧人无法承受这种下行带来的福利下降和收入下降。当下降达到20%的临界点时,一切都会走向失控。 西欧人的 “养尊处优” 可不是吹出来的,比如德国工人以前每周工作 35 小时,一年带薪休假至少 30 天,退休后能拿相当于在职工资 60% 的养老金; 法国人生孩子有高额补贴,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基本免费,看病只花几块钱挂号费。 这些高福利靠的是过去强劲的经济增长和制造业红利,可现在经济不行了,福利就成了沉重的负担,只能往下降,可老百姓哪能接受? 最直接的就是收入缩水。2022 年欧洲通胀率峰值冲到了 10.6%,创了 40 年新高,2023 年虽然降到 5.4%,但物价已经涨上去就没怎么降下来。 德国的制造业工人,2022 年名义工资涨了 3.5%,但通胀吞掉了 6%,实际工资直接降了 2.5%; 2023 年名义工资涨了 4%,通胀还有 5%,实际工资又降了 1%,连续两年缩水。 法国的普通职员更惨,2023 年实际收入下降了 3.2%,以前周末能去餐厅吃两顿,现在只能在家做饭;以前每年能出国旅游一次,现在改成国内短途游,甚至干脆不出门。 福利削减更是直接戳中痛点。德国 2023 年通过了养老金改革,把法定退休年龄从 65 岁逐步推迟到 67 岁,还降低了养老金替代率,意味着以后退休拿的钱更少了; 法国马克龙政府想把退休年龄从 62 岁提到 64 岁,直接引发了持续三个月的全国大罢工,黄背心运动卷土重来,巴黎街头到处是抗议人群,地铁、公交停运,学校停课,商店关门,最后政府只能强行通过法案,社会矛盾彻底激化。 意大利更夸张,养老金支出已经占 GDP 的 16%,财政扛不住,只能偷偷削减福利,比如把老人的医疗补贴砍了 20%,导致很多低收入老人看不起病,街头抗议频发。 这些还只是开始,有些国家已经越过了 20% 的临界点。 希腊 2008 年金融危机后,到 2018 年实际人均收入下降了 25%,超过了临界点,结果怎么样? 年轻人失业率最高冲到 60%,大量 20 到 30 岁的年轻人要么跑到德国、法国打工,要么干脆移民海外,希腊的人口连续 10 年负增长,劳动力越来越少,经济陷入恶性循环。 现在希腊的街头,很多商铺倒闭,空置的房子随处可见,以前热闹的旅游小镇,现在也少了很多生机,社会秩序虽然没完全乱,但犯罪率上升了 30%,盗窃、抢劫案件频发。 西班牙的情况也不乐观,2008 年到 2023 年,实际人均收入下降了 18%,快摸到临界点了。年轻人失业率常年在 30% 左右,很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只能靠父母养活,被称为 “啃老族一代”。 马德里的街头,经常能看到年轻人举着 “给我们工作” 的牌子抗议,甚至出现了小规模的骚乱,警察和抗议者发生冲突的新闻屡见不鲜。 欧洲衰落这么快,核心原因就是撑不起高福利了,还丢了制造业的优势。以前欧洲靠德国的汽车、法国的航空、意大利的奢侈品赚钱,现在这些产业都在走下坡路。 德国的汽车业,2023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被中国反超,比亚迪、蔚来这些中国品牌在欧洲的市场份额从 1% 涨到了 8%,而德国大众的市场份额从 25% 降到了 20%。 更要命的是,欧洲的能源危机让制造业成本飙升,俄乌冲突前,俄罗斯天然气占欧洲进口的 40%,价格便宜,冲突后断供了,欧洲只能从美国买液化天然气,价格贵了 3 倍,很多工厂扛不住,要么减产,要么转移到国外。 比如德国的化工巨头巴斯夫,以前在路德维希港的工厂是欧洲最大的化工基地,现在把核心产能转移到了中国湛江,投资 100 亿欧元建了新工厂,因为中国的能源成本低,供应链完善。 还有欧洲的钢铁厂,2023 年关闭了 10 家,产能下降了 15%,因为能源成本太高,生产一吨钢比中国贵 200 美元,根本没竞争力。 制造业是欧洲的经济支柱,支柱倒了,税收就少了,福利自然没法维持,收入也跟着降,形成了恶性循环。 人口老龄化更是雪上加霜。欧洲的生育率只有 1.5,远低于 2.1 的更替水平,意大利的老龄化率 28%,是全球最高的,每 4 个人就有 1 个 65 岁以上的老人。 劳动力不足,企业招不到人,经济增长没动力; 而养老金和医疗支出却越来越多,意大利的养老金支出占财政收入的 40%,政府根本没钱搞基建、搞研发,只能靠借债过日子,现在欧盟的平均债务率已经到了 90%,超过了 60% 的警戒线,越借越多,利息越还越多,经济越来越差。 现在的欧洲,就像一个习惯了高消费的人,突然没了收入,还欠了一屁股债,想省着花又舍不得,最后只能一步步陷入困境。 以前大家觉得欧洲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衰落会很慢,可没想到能源危机、产业外流、人口老化这几记重拳下来,衰落速度远超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