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已经基本看不到黑人,全是金发碧眼! 你看看白宫现在这阵仗,哪还有半点“大熔炉

地缘历史 2025-11-14 14:46:08

白宫已经基本看不到黑人,全是金发碧眼! 你看看白宫现在这阵仗,哪还有半点“大熔炉”的样子?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用人偏好,而是一场无声的“换血”!   我不反对打破陈规,任用所谓的“局外人”,给沉闷的华盛顿政坛注入新活力。这也算是一种试图破旧立新的姿态。   但是,这不代表多元价值就可以被抛弃,尤其是连美国引以为傲的种族平等,都成了需要被“清除”的“觉醒文化”。   众所周知,前任拜登政府曾组建了美国史上最多元化的内阁,这被视为对社会进步的呼应,也是民主党的基本盘。   当年奥巴马能创造历史,正是建立在少数族裔选票空前团结的基础上,多元化本身就是一张重要的政治牌。   当种族议题还是美国政治辩论核心的年代,民主党人反而比现在更高举“多元、公平与包容”(DEI)的旗帜,并将其渗透到联邦政府的各项政策中。   这些年共和党为求夺回权力,迎合保守派选民,安抚“铁锈带”的失落白人,也开始猛烈抨击“政治正确”。   然而,这都是建立在特朗普已将“反建制”从边缘口号变成“政治正确”的基础上。   也就是说,当所谓“美国优先”的观念已深植人心,全面占领了右翼媒体和社交网络,特朗普当然可以假装中立,不必再大喊、特喊“我只要白人”了!   因此,正因为“白宫换血”被包装得如此巧妙,被“打破常规”的口号所掩盖。   所以更要有人大声疾呼,揭开这层“美国优先”的华丽外衣,直面其“简直种族主义到极点”的内核!   否则,从解雇美联储首位黑人女理事丽莎·库克,到对军队高层的“史无前例的清洗”,不只是多元化被当成禁忌,连客观中立的专业人士都一样被扫地出门。   如今形势改变,“反觉醒文化”终于成为主流,“白人、富人、尚武”开始重新定义权力,我们岂能反而退步,把多元共存的大旗给放弃了呢?   我曾做过比喻,现在因为特朗普与传统精英决裂,带动了一批支持他的“局外人”重新定义美国权力。   如前福克斯新闻主持人皮特·海格塞斯出任国防部长,前电视真人秀明星肖恩·达菲被提名为交通部长。   他们很多以前对政府运作一知半解,也不太懂复杂的政策法规,适合先进刚刚入门的“颠覆班”。   至于也有一些已经认同“美国优先”的,想要深入了解如何与“全球主义”论辩。   探讨从打破官僚体系到重塑国家机器的路线问题,这些人必然是核心,却是思想纯粹,信念坚定,须要由“忠诚班”组训培养,形成服务于特朗普意志的骨干力量。   因此,华盛顿既要有多样化的声音,化解极端思想对国家的分化,同时也不能就避谈种族问题,回到过去那种虚伪的“政治正确”偏安路线。   毕竟,“以忠诚求稳固,则稳固失”,一个建立在多元移民基础上的共和国,其生命力恰恰在于包容与制衡。   特朗普政府的构成特点,已经引发了国内外舆论的强烈警惕。   超过75名诺贝尔奖得主联名反对其提名的卫生部长,警告可能危及公众健康。   而“誓言守护者”和“骄傲男孩”这类极右翼组织则欢呼雀跃,认为总统采纳了他们的主张。   当权力结构走向极端单一,离心力必然加剧。   2025年9月30日,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召集近800名将领开会,特朗普在会上赤裸裸地宣称:“如果我不喜欢某个人,我会立刻当场解雇他”。   这种对忠诚度的极致要求,正在将国家公器变为一人私产。   当华盛顿还在为内阁的肤色和背景争论不休时,世界格局的演变可不会等待美国完成内部的“思想统一”。   就在2025年11月12日,普京与托卡耶夫已在克里姆林宫签署联合宣言,提升俄哈关系。   这不只是白宫的人事变动,更是对美国立国之本的严峻拷问。

0 阅读:58

猜你喜欢

地缘历史

地缘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