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绿捷食安事件”终于迎来官方调查结果!绿捷公司给学校供的虾仁里查出丽蝇幼体,

笔尖下说法 2025-11-14 15:36:39

上海“绿捷食安事件”终于迎来官方调查结果!绿捷公司给学校供的虾仁里查出丽蝇幼体,还长期瞒报食材质量问题,更通过“围标”垄断86个校园餐项目。目前该公司被拟吊销营业执照,8名责任人被逮捕,3家主管单位领导被追责,光明食品集团已临时接管供餐。 一、虾仁里的虫+瞒报操作:绿捷公司的胆子到底有多大? 9月15日,有上海家长反映孩子学校的午餐虾仁炒蛋有问题,这事儿当时就炸了家长群!现在调查结果一出来,更让人脊背发凉——虾仁里的虫根本不是什么“虾肠外溢”,而是丽蝇幼体,说白了就是苍蝇的幼虫! 更气人的是绿捷公司的操作:厨师发现虫体后上报,老板张某华居然下令把全市211所学校的同款虾仁全销毁,还让员工删信息、换手机,对外谎称是“有泥沙”。这不是明晃晃的瞒报吗?而且调查还查出,这不是第一次出问题!之前就有食堂经理多次反映食材有腥臭味、质量不达标,但绿捷公司从来没按规定上报监管部门,一直捂着盖着。 更离谱的是操作不规范:有学校厨房取出冷冻虾仁后,没清洗就直接焯水炒蛋,学生一看不对劲、闻着有臭味都没吃,才没造成更大的食品安全事故。想想看,这可是给中小学生吃的饭,孩子的肠胃哪经得起这种折腾?难怪家长们得知真相后都怒了:“拿孩子的健康当儿戏,良心不会痛吗?” 二、法律解读:围标+食安违法,为啥会被逮捕还吊销执照? 很多网友疑惑,不就是食材有问题、招投标耍手段吗?为啥会上升到刑事犯罪,还要吊销营业执照?今天就用大白话给大家讲清楚这里面的法律红线,不管是商家还是家长,都得搞明白! 首先说食品安全方面的违法 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生产经营者必须保证食品无毒、无害,符合营养要求。绿捷公司供应的虾仁含有有害虫体,还存在未按规范清洗加工的问题,已经违反了这条核心规定。更严重的是,他们明知食材有问题还瞒报、销毁证据,属于故意违法。 所以监管部门拟吊销他们的食品经营许可证,还对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负责人处以罚款,并且五年内不准他们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这个处罚不是小事,意味着这些责任人以后想再涉足食品行业当管理者,门儿都没有!这就是要让违法者付出实实在在的代价,不能换个地方继续坑人。 再看更严重的“围标”犯罪 绿捷公司不光食安违法,招投标环节更是胆大包天。他们勾连招标代理公司,找了多家餐饮公司“陪标”,统一做标书、派自己人冒充陪标公司人员参与竞标,硬生生垄断了86个校园餐项目。这可不是简单的“耍小聪明”,而是实打实的“串通投标罪”。 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三条规定,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情节严重的就会构成犯罪,最高能判三年有期徒刑加罚金。那啥叫“情节严重”?按照法律规定,中标项目金额在400万元以上就算情节严重,绿捷公司中标86个项目,金额肯定远超这个数,所以说是“情节特别严重”一点不为过。 这也是为啥张某华等8人会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他们的行为已经不是行政违法,而是刑事犯罪,接下来要面临的是法院的刑事审判,留下案底不说,还得坐牢。这里也给所有商家提个醒:招投标是公平竞争的平台,耍手段“围标”“串标”,看似能赚黑心钱,实则是在触碰法律红线,迟早会被查处! 监管部门追责:为啥主管单位领导会被处分? 有人说,问题出在绿捷公司,为啥市教委、市监局和闵行区政府的领导要被处分?这就涉及到“监管责任”了。根据相关规定,教育部门对校园食品安全负主管责任,市场监管部门负监管责任,属地政府负属地责任。 这次事件暴露出监管环节存在漏洞,没能及时发现绿捷公司的违法违规行为,导致问题持续存在。所以纪委监委对分管领导给予党纪或政务处分,就是要压实“监管责任”——不能只怪商家黑心,监管不到位同样要担责。只有监管和处罚双管齐下,才能让商家不敢违法,让校园餐安全有保障。 三、网友怒了!这些声音说出了千万家长的心声 事件通报后,网友们的讨论炸开了锅,尤其是家长群体,情绪特别激动。整理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大家看看是不是说出了你的心里话: “围标86个项目,这背后得有多少利益输送?希望能一查到底,别只抓几个小喽啰,要把所有参与的都揪出来!” “光明集团接管是好事,但不能只靠临时接管,得有长期机制。建议学校厨房都装监控,家长能实时看,这样才放心。” “通报里的法律处罚很到位,串通投标罪不是小事,正好给所有做校园餐的企业上了一课,谁违法谁就坐牢!”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觉得校园餐安全最该抓哪个环节?是加强食材抽检,还是让家长全程参与监督?对于绿捷公司的处罚,你觉得够不够严厉?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为孩子的校园餐安全发声,推动相关制度越来越完善,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学校吃上放心饭!

0 阅读:3
笔尖下说法

笔尖下说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