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装糊涂了?据英媒11月12日报道:欧洲终于明白了,解开安世芯片僵局的钥匙,其实

此间一叙吖 2025-11-14 16:26:07

不装糊涂了?据英媒11月12日报道:欧洲终于明白了,解开安世芯片僵局的钥匙,其实一直攥在荷兰手里,但他们至今没松口,安世荷兰还是不给中国工厂供晶圆,这让欧洲车企的担心压根没缓解,反而越来越实在。 要说荷兰这次对安世半导体动手,看起来像是一记“雷霆一击”,动作快、力度猛,仿佛一切尽在掌控。 可把这事放到全球供应链的大棋盘里去看,你就会发现他们这招根本不是精准打击,而是三处全打偏了的战略失误,甚至最后把自己困进了一个越挣越紧的套子里。 先说最扎心的那一条,这一下子,最疼的不是中国,而是荷兰自家盟友,荷兰本来想用1952年的老法规来敲敲中资企业的竹杠,结果事情闹大后,第一个喊停的竟然是德国的汽车厂。 大众在沃尔夫斯堡的主工厂直接冒出可能停产十几天的风险,宝马、奔驰的新能源产线也都卡住了。 现在的车企原本芯片库存就少,车规级芯片认证流程还要一两年,根本不是掉个开关就能换供应商的事。 更讽刺的是,这边欧洲工厂急得像锅上的蚂蚁,那边中国早在11月初就主动给了出口豁免,目的很明确,别让整个供应链跟着遭殃。 结果荷兰这波操作,倒像是拿着枪对着自家兄弟开火,你说尴尬不尴尬? 第二个打偏的地方,是“盟友之间的默契”被荷兰自己给掀翻了,荷兰当时的动作,看起来是紧跟美国的节奏,用“国家安全”当理由来封堵安世。 问题是,美国过不了多久就把关键的“50%穿透规则”按暂停键了,你这边刚照着动作做完,那边领头的自己停了,这不是把荷兰晾在风口浪尖吗? 欧盟内部更是意见不一,德国经济部长直接说脱钩的代价是1.1万亿欧元,匈牙利也明确反对稀土禁令,偏偏荷兰此时还摆出一副硬刚的架势,显得非常突兀。 连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都公开“欢迎中方豁免”,这基本就是绕着弯子提醒荷兰:你太冲动了,别把我们拖下水。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处错算,荷兰把力量对比给看简单了,行政手段确实够狠:十天冻结资产、CEO停职、股权交第三方托管,表面看像是把安世压得死死的。 但问题是,供应链和产业结构可不是行政命令能一拍就散的,安世在被中资收购后业绩转好,是荷兰的纳税大户,你现在搞这一出,就是把自家稳定收入给砍了。 而且安世的核心产能都在中国:七成生产在广东,一半封测在东莞,你把牌桌掀了,工厂还照样在那边运转,真正受伤的是谁?其实心里都清楚。 更别说中国手里还有更深层的优势,最典型的就是稀土,全世界做半导体的85%依赖中国供货,而荷兰本土一克都产不出来,全靠进口。 中国甚至都没“反制”,只是正常调整出口政策,就足以让很多国家坐立不安,这份底气,不是靠法律条文就能抵消的。 把这些线头捋一捋,你就能看明白:荷兰这次之所以自撞南墙,是因为把复杂的供应链问题简单用政治来解决,结果不仅打乱节奏,还破坏了盟友间的信任。 欧洲车企的焦虑,就是对这类“随意改变规则”的警告,放在全球化时代,谁想靠切供应链来赢,只会把自己困在孤岛上。 真正的办法,从来不是谁把谁锁死,而是大家一起把链条稳住,合作不是口号,是唯一不会自损的路。

0 阅读:93
此间一叙吖

此间一叙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