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群的一番话戳中无数人:支持国家统一,却不愿在上海定居,只因年纪越大,越想落叶

惜陈谈娱乐 2025-11-15 10:38:15

李立群的一番话戳中无数人:支持国家统一,却不愿在上海定居,只因年纪越大,越想落叶归根——台湾是他的故乡。 这份执念并非一时兴起。2025年11月的访谈中,他明确表示要坚守台湾,此前已悄然出售上海房产,宣布不再回大陆拍戏,用实际行动践行归乡承诺。 支撑他的,是家庭三代人的乡愁印记。父亲临终前反复叮嘱,一定要把他葬回河南老家,那里是他的根,是跨越海峡的牵挂。 这并非个例。台湾近15%的民众祖籍河南,明末清初至民国的移民潮,让百万河南人在台湾扎根,却从未忘记原乡。2024年台湾媒体人翟翾公开祖籍河南后,无数台胞留言认亲,乡愁在血脉中代代相传。 母亲的选择则截然不同。作为台湾1.2万满族同胞中的一员,她1984年回北京时,发现记忆中的故乡早已变了模样,此后便再不愿回去。 去世后,李立群遵从母亲遗愿,将她葬在台湾。这背后,是台湾满族群体的共同境遇——因迁徙年代久远,原乡记忆模糊,现居地早已成为心灵归宿。 有人拿他和方芳对比,同样是台胞艺人,方芳遵照父亲遗愿,领取台湾居民居住证,赴天安门看升旗,以归乡大陆圆梦。 其实两种选择殊途同归。无论是方芳的“归乡大陆”,还是李立群的“守乡台湾”,核心都是对“根”的坚守,而这份根,始终深植于中国的土地。 这也契合当下的两岸民心。2025年11月民调显示,超40%的台湾民众认同两岸同属一中,较去年上涨7个百分点,青年群体中六成支持两岸深化交流。 大家渴望的,正是跨越海峡的情感联结。2025年9月的“920就爱你”海峡两岸电商文化节上,《归家图》将阿里山与颐和园绘于一画,微短剧《宁波·遇见》讲述台湾青年寻亲故事,用文化载体温暖了无数乡愁。 网友们看得通透。有人说,支持统一是大是大非,选择哪里定居是个人情怀,两者并不冲突;也有人感慨,不管是河南、北京还是台湾,都是中国的土地,乡愁不分地域,这条评论点赞超130万。 在我看来,李立群的话撕开了一个真相:两岸统一,从来不只是政治议题,更是无数家庭的情感期盼。乡愁是纽带,不是隔阂;故乡的选择有差异,但国家认同的底色从未改变。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事实。李立群口中的“台湾是故乡”,从来不是分裂的借口,而是对家园的眷恋,这份眷恋与他对国家统一的支持,本质上一脉相承。 当下的两岸融合,正在为这份乡愁铺路。从电商文化节的产业协作,到青年创业孵化基地的搭建,越来越多的平台让两岸同胞心贴得更近。 未来,随着交流不断深化,相信会有更多人明白:两岸同胞同根同源,乡愁不分你我,统一是历史必然,也是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李立群的选择值得尊重,而那份跨越海峡的乡愁,终将在两岸统一的怀抱中得以圆满。毕竟,无论身在何处,我们都是中国人,这是刻在血脉里的印记,永远无法改变。 需要我整理一份“两岸乡愁代表性案例合集”,让你更直观感受跨海峡的情感联结吗?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或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256

猜你喜欢

惜陈谈娱乐

惜陈谈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