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正式对“中国制造”关上关键基础设施的大门: 德国挥出"数字主权"重拳!6G禁入中国组件,5G设备分阶段清退引热议 当地时间11月13日,德国总理默茨在柏林商业会议上的表态引发全球关注,其背后是德国延续2024年对华政策基调、持续推进的技术"去风险化"落地动作。 据悉,德国已与多家运营商达成具有约束力的协议,明确5G网络清退"两步走"时间表: 2026年前需移除核心网络中的华为、中兴等中国企业组件,2029年底前全面剔除包括通信塔、传输线路、天线设备在内的所有中国厂商相关设备 。 同步推进的相关政策中,一项拟生效的新规授权内政部可基于所谓"网络安全风险",禁止特定技术供应商参与能源、医疗、交通等关键基础设施建设,实质为中资企业设置了隐性准入壁垒。 更引发争议的是,默茨在会议上直言"不会允许6G网络中出现任何来自中国的组件",同时透露将于下周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数字主权峰会上磋商,寻求摆脱对中美两国及大型科技公司的双重依赖 。 但这一政策落地面临多重现实阻碍: 目前德国仍有近六成电信设备源自中国,华为凭借更高性价比仍是当地运营商青睐的核心合作伙伴,部分运营商近期还签署了新的采购合同以维持现有设备占比。 经测算,仅替换华为设备的成本就超过20亿欧元(约合165亿元人民币),德国政府正考虑动用国防或基础设施专项资金为运营商提供补贴,但这一计划不仅细节尚未确定,还引发国内对公共资金使用效率的广泛质疑,毕竟此前设立的5000亿欧元基础设施特别基金已被称作"财政火箭炮" 。 值得注意的是,德国联邦信息安全局此前的评估已证实华为设备"无后门",欧盟与德国所谓的"安全风险"始终缺乏实质依据,华为方面也多次强调自身技术的安全性。 而默茨在推进技术限制的同时也坦言"中国是德国第二大贸易伙伴,我们做不到完全脱钩",这种"技术脱钩+经济挂钩"的矛盾策略,让这场高举"数字主权"大旗的行动实际成效打上了大大的问号。 德国这波操作真挺矛盾的! 一边喊着数字主权,非要清退中国5G设备、禁6G组件,无视设备安全没实锤的事实; 一边又舍不得和中国断经济往来,还得花大价钱换设备,补贴方案也遭质疑,纯属给自己添堵,最后能不能落地真不好说,实在没必要搞这种针对性限制。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