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讲,别再信什么学霸天赋异禀的鬼话了。 他们根本不是脑子快,他们是时间的贼。 你家娃还在慢悠悠吃早饭,人家排队打饭的功夫,兜里的小纸条已经把十个单词解决了。 这就是差距。 英语这种东西,拼的根本不是智商,就是看谁更能“抠”。把所有等电梯、上厕所、课间十分钟的碎片全刮下来,喂给英语。 数理化才是硬骨头,必须晚上关起门来,用整块的时间去啃。先看书,再做题,做完还要把错题拎出来“审问”一遍,为什么错?下次怎么不错? 听着都累,对吧? 可问题是,绝大多数孩子连啃硬骨头的时间都没有。为什么?因为光是“完成作业”这四个字,就已经耗尽了他们所有的精力,写到十一二点,哪还有力气去“审问”错题。 所以你看,根儿上出问题了。 你以为上课认真听讲是为了老师高兴?错了,那是为了给你自己晚上省时间,为了救你自己的命。课上听懂了,作业才能写得飞快,才能挤出时间去干那些真正能拉开差距的事儿。 至于那些小四门,更别占用晚上的黄金时间了。课堂上竖起耳朵是基本盘,周末再突击背一下。 我知道,很多孩子一提背书就头疼,跟要他命一样。 后来我才发现,不是孩子懒,是方法笨。死记硬背,是个人都烦。 现在聪明人都换赛道了,把那些要背的考点,全都变成填空题,挖个空让你去填。做题嘛,总比干巴巴地背书有意思。填错了,手机拍一下就知道,错题自动进错题本,打印出来,再填。 来来回回几次,跟玩游戏一样,不知不觉就全记住了。 说白了,学习这事儿,到最后比的不是谁更“努力”,而是谁更会“偷懒”,谁的方法更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