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中国捐赠日军侵华相册的法国小伙马库斯11月12日发视频向社会寻求帮助! 这个法国小伙马库斯,真是让人又佩服又心疼。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带着外祖父留下的日军侵华罪证相册来到中国,一心想做公益、传和平,没想到在成都开 “和平小屋” 展馆的好心举动,却被一群自称 “自律委员会” 的人搅得鸡犬不宁,最后只能在 11 月 12 日发视频向社会求助,好在事情最终有了圆满结果。 马库斯原名马库斯・德雷特斯,他的外祖父可不是普通人,是当年见证过中国抗战的法国摄影师罗杰・皮埃尔・劳伦斯。那个年代,老劳伦斯作为战地摄影师来到中国,用镜头记录下了日军侵华时的真实场景,那些泛黄的照片里,有被战火摧毁的城市街道,有流离失所的中国百姓,还有日军暴行的直接记录,每一张都沉甸甸的,带着历史的温度和痛感。 这些照片被老劳伦斯精心收藏了一辈子,后来传给了马库斯,成为了家族里最珍贵的 “传家宝”,不是因为价值连城,而是因为里面装着一段不能被遗忘的历史。 马库斯从小就听外祖父讲中国的故事,那些关于战争、苦难和坚守的过往,在他心里埋下了对中国的特殊情感。长大后,他一直琢磨着怎么让这些珍贵的照片发挥更大的作用,让更多人看到历史的真相,珍惜当下的和平。 反复思量后,他做出了一个让人敬佩的决定:带着这些相册来到中国,创办一个公益展馆,把这些侵华罪证无偿捐赠出来,让中日两国乃至世界人民都能铭记这段历史,不让战争悲剧重演。 为了这个心愿,马库斯放弃了法国的安稳生活,辗转来到成都,和两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筹备 “和平小屋”。展馆里没有华丽的装饰,核心展品就是那些从法国带来的老照片,被整齐地摆放在展柜里,旁边附着详细的文字说明,还原每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 马库斯说,他不想靠这些照片赚钱,只是想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所以 “和平小屋” 一直是免费向公众开放的,他自己还经常义务当讲解员,用不太流利的中文,一遍遍地给参观者讲述外祖父当年的所见所闻。 可谁能想到,这样一个满心善意的公益展馆,竟然会遭到莫名的刁难。一群自称 “自律委员会” 的人盯上了 “和平小屋”,先是故意破坏展馆设施,展柜被推倒,有些照片甚至被弄脏、损坏,看着外祖父留下的珍贵文物遭此对待,马库斯心疼得直掉眼泪。 更过分的是,这个组织的成员杨某竟然找上门来,要求马库斯每月向他们缴纳一笔不合理的费用,还威胁说如果不缴,就不让展馆正常运营。 马库斯又气又无奈,他来中国做公益,一分钱没赚,反而要被人敲诈勒索。他试着和对方沟通,解释 “和平小屋” 是公益性质,没有收入来源,可对方根本不听,态度蛮横,甚至还进行言语威胁。 眼看着展馆无法正常开放,外祖父的心血可能白费,马库斯实在走投无路,才在 11 月 12 日鼓起勇气,在社交平台发了一段求助视频。视频里的他眼神里满是委屈,用不太熟练的中文讲述了自己遇到的麻烦,希望能得到社会的帮助,让 “和平小屋” 能继续办下去。 视频一经发出,立刻在网上引发了轩然大波。中国网友们得知真相后,都为马库斯抱不平,纷纷留言支持他。有人说 “不能让好心人流汗又流泪”,有人谴责 “自律委员会” 的人是在丢中国人的脸,还有成都本地的网友表示愿意上门帮忙维护展馆秩序。相关部门也很快注意到了这件事,成都市成华区成立了联合调查组,迅速介入调查。 短短几天时间,事情就有了转机。11 月 14 日,马库斯再次发视频告诉大家,“自律委员会” 的两名相关人员已经向他道歉,态度比之前好了很多,之前提出的不合理收费要求也取消了。马库斯在视频里连连感谢中国相关部门的快速处理,更感谢所有支持他的中国朋友,还为占用了公共资源表示歉意,热情地邀请大家去成都 “和平小屋” 做客。 其实马库斯的遭遇,不光是一个公益人士被刁难的个案,更让我们看到了历史记忆的重量和跨国善意的珍贵。他外祖父当年冒着生命危险拍摄的那些照片,是日军侵华的铁证,很多都是从未公开过的珍贵史料,对于研究抗战历史、铭记民族伤痛有着重要的意义。 马库斯没有把这些照片当成家族私产,反而不远万里带到中国,无偿捐赠出来,这种跨越国界的正义之举,值得每一个人尊重。 马库斯的 “和平小屋”,现在已经重新恢复了正常运营。那些被精心修复的老照片,依然在展柜里静静诉说着历史。而马库斯的故事,也让更多人明白,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珍惜和平。一个法国小伙,用自己的行动搭建起了一座跨国界的和平桥梁,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其实善良和正义是不分国界的,马库斯带着外祖父的遗愿来到中国,用珍贵的历史照片警醒世人,这种举动本身就充满了力量。 而中国网友和相关部门的回应,也让他看到了中国社会对正义的坚守和对善意的尊重。希望 “和平小屋” 能一直办下去,让更多人通过那些老照片,读懂历史的重量,珍惜当下的和平生活,也让这份跨越国界的友谊和善意,一直传递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