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饰演“鳌拜”的徐锦江到云南拍戏,路过机场的时候,他看到一队女兵,其中有一个长得特别漂亮,于是,他一个箭步就冲上前去,说:“你好,我想娶你当老婆!请你答应我。”没想到徐锦江会突然来这么一出,漂亮女兵吓得直往同伴身后躲。 徐锦江那时候已经三十多岁,在香港影视圈混了几年,早年从美术学院毕业,本来想当画家,结果阴差阳错进了演艺行当。他身材魁梧,长相硬朗,特别适合演反派角色,比如两年前在周星驰的电影里饰演那个权倾朝野的鳌拜,演得活灵活现,让观众记住这个大块头。拍戏间隙,他总喜欢随手画点东西,保持从学生时代养成的习惯。那年他来云南,是为了参演一部叫《水浒英雄本色》的片子,里面他演鲁智深,需要在山区取景,风吹日晒的日子过得挺苦。剧组安排紧凑,拍完就得赶飞机回香港继续其他工作。他行李简单,就一个背包,里面塞着些画纸和笔。机场人来人往,他本打算直接办手续,却在等候区停下脚步。 机场那块地方靠近军用区外围,一队女兵正好经过,她们来自驻湘部队,执行完任务返回。队伍里有个二十岁的姑娘叫殷祝平,她是文艺兵,平时负责表演和宣传,军装穿得板正,身高适中,在队伍中不显眼却有股稳当劲。徐锦江一眼注意到她,觉得这姑娘气质独特,像高原上常见的树木那样直溜。他没多想,就走上前去,从包里拿出纸笔,快速画了张她的肖像,线条粗犷但抓住了几分特征。递过去的同时,他直接表达了结婚意图。殷祝平当时愣住,赶紧往队友身后靠,队伍短暂混乱了下。其他女兵有的议论,有的帮忙挡着,保安也过来问情况。徐锦江没退缩,坚持把画塞给她,说了些让她认识自己的话。队伍继续前进,她收起纸张,跟着离开。 事发后,徐锦江在机场休息区跟剧组人提起这事,大家觉得他开玩笑,但他认真起来,托人打听那支部队的信息。殷祝平回营地后,把这当成趣闻跟室友分享,有人觉得荒唐,有人提醒注意陌生人接触。她看了看那张画,觉得画得还行,就收着没扔。徐锦江离开云南前,在笔记本上又画了她的模样,记下大致部队驻地。他通过香港朋友圈子,确认了她的姓名和单位,寄出第一封信,附上另一张画,表明继续追求的想法。殷祝平收到信时,正在排练节目,她上报了部队,但没急着回复。徐锦江那边,继续拍戏,脑子里总想着这事。这次相遇虽短,却因为他的直球方式,成了他们联系的起点。部队纪律严,她得考虑清楚。 几个月过去,殷祝平被队友拉去北京片场探班,那里正拍《水浒传》的内景。徐锦江在现场演武打戏,身上涂满颜料,像个铜像似的。休息时,他认出她,走上前再次表达结婚意愿。殷祝平点头交谈了下,两人交换了联系方式。她后来提到,那时他的眼睛在颜料下特别亮。回部队,她把情况上报,启动婚姻审批程序。九十年代,军人结婚尤其是跟香港人,得层层审查,涉及背景核查。战友们私下聊起他的影视经历,有人指出他拍过些争议片子,名声有影响。领导也查了档案,过程拖了半年。徐锦江父亲得知后,从香港赶到湖南劝阻,觉得两人背景差太多,生活难合拍。他没听劝,坚持寄信给她,每封信里画她的军装像,写上些心意。 审查期间,两人靠书信保持联系,徐锦江保证自己背景干净,提供资料担保。殷祝平顶着压力,坚持选择,提供所需文件。年底审批通过,他们第三次见面,直接去民政局登记。仪式简朴,在战友见证下分了糖果,没搞大场面。婚后,徐锦江慢慢减少争议作品,转向主流角色,凭鲁智深一角拿了香港金像奖最佳男配提名,事业上轨道。殷祝平退役后,适应家庭生活,两人育有一子,定居香港。徐锦江把房产证只写她名字,公司劝他加自己名,他拒绝,说相信她。公司人觉得他太冒险,但他坚持己见。殷祝平管家事,他专注工作和绘画,两人分工明确。娱乐圈八卦多,但他低调处理家庭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