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正在办公的刘源接到一个电话,只听对方说:“小源,我是你李讷姐,我想见你一面!”刘源激动地说:“太好了……” 1996年秋季,刘源在三峡工程指挥部处理任务,审阅船闸图纸,标注材料规格和进度报告。他拿起电话,听对方声音传来熟悉称呼。李讷刚结束文化笔会,从熟人处得知刘源在三峡表现好,部队推进船闸建设。她拨通号码,问询工作情况。刘源简述巡视现场,检查设备,一次故障中组织更换零件,避免延误。他还协调运输和安全培训。 李讷回应,谈起整理旧资料,联想到家族往事。刘源提起儿时借书保存。谈话中她提议参观三峡,刘源同意安排。几天后李讷夫妇抵达,刘源在指挥部迎接,两人握手问好。他们拍照留念。参观时,刘源展示浇筑机,她观察材料搅拌,问闸门原理。他用模型演示水位调节,她记录笔记,讨论工程影响。他们交谈工作和琐事。 见面后,刘源送别,约定北京聚会。这次联系拉近距离,两人通过信件分享,李讷寄书,刘源回工程进展。重逢源于儿时亲近,李讷年长11岁,曾教认字和讲故事。两家战友关系让她像姐姐照料他。多年疏远后,这通电话恢复纽带。 刘源在三峡负责协调施工和资源,强调精确高效。李讷退休生活朴素,对历史敬重。她听说刘源成长好,决定联系。通话先问候,再回忆小时候。刘源描述工地压力,李讷分享阅历。见面不只联络,更是家族回归。刘源忙碌中忽略亲人,这次成为慰藉。 李讷对军队经历感兴趣,刘源分享挑战。她提供建议。背景相似让交流深刻。重逢让两人认识到情谊深厚。刘源组织纪念活动,重温历史。新一代感受到家族影响。李讷保持低调,生活普通。 后续发展中,两人联系增多,刘源去北京拜访,带土特产,讨论书籍。1998年组织聚会,分享照片。李讷回访,参观设施,了解训练。刘源2003年升总后勤部政委,负责采购和基地。2009年上将军衔,参与规划。2015年退休,北京居住,阅读家庭生活。 李讷居住小区,阅读报刊,照顾家人。与王景清相伴,儿子成年。偶尔文化活动,回忆往事。两人重逢后,交流持续,家族情谊稳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