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赚得盆满钵满马上就要结婚的李丽珍,不料却因抵抗不住王晶400万片酬的诱惑,选择再度出山,与当时名不见经传的舒淇共同出演电影 2023 年某综艺录制现场,聚光灯打在李丽珍身上。 她看着镜头,手指无意识摩挲衣角:“1996 年接《玉蒲团》,不只是为 400 万,更是怕婚后没退路。”台下观众安静下来,没人打断这个藏了二十多年的心里话。 时间回到 1980 年,14 岁的李丽珍在香港街头帮妈妈买酱油。 星探递来名片时,她攥着酱油瓶往后躲,直到对方说 “拍广告能帮家里减轻负担” 才点头。 1981 年,她拍了人生第一支食品广告,镜头里咬着饼干笑,青涩却亮眼。 1983 年,无线电视台签下她,让她加入 “开心少女组”,和陈加玲、袁洁莹搭戏。 那时她每天赶片场、练唱跳,月薪只有几千港币,却觉得能靠自己赚钱很踏实。 1984 年,《开心鬼》剧组找 “开心少女组” 选角。 导演看李丽珍试戏时,把学生妹的机灵劲儿演得活灵活现,当场定了她当女主角。 片子上映后,票房破千万,她演的 “林小花” 成了街头巷尾讨论的角色。 之后《开心鬼放暑假》《开心鬼撞鬼》接连开拍,她成了 “开心鬼” 系列的常驻演员。 这三年,她接了 8 部青春片,片酬从几千涨到几万,还得了 “香港玉女代表” 的称号。 可 1988 年起,香港影坛风向变了。 青春片市场萎缩,动作片、警匪片成主流,李丽珍的戏约渐渐少了。 1989 年,她全年只接了 1 部戏,还是个没多少台词的配角。 经纪人拿着剧本叹气:“再这样下去,观众就把你忘了,得转型。”她看着银行卡余额,想起家里要养的父母,咬了咬唇说 “我试试”。 1993 年,《蜜桃成熟时》剧组找到她。 制片人说:“这戏是荒诞喜剧,你演高中女生,有突破但不低俗。”她翻剧本到深夜,纠结的不是尺度,是怕毁了 “玉女” 招牌没人再找她拍戏。 开机前一天,她给妈妈打电话:“妈,我想接部不一样的戏,为了以后能多接戏。” 片子上映后,票房破 1200 万,她成了 “蜜桃女神”,片酬涨到百万级,戏约又多了起来。 1994 年到 1995 年,她接了《爱的精灵》《不扣钮的女孩》。 每部戏上映都能赚票房,但媒体总拿 “清纯转型性感” 做文章,采访时句句带刺。 1995 年底,她认识了音乐制作人许愿,对方说 “婚后我养你,不用再拍受委屈的戏”。 她动了心,开始筹备婚礼,还推了 3 部尺度片,宣布 “金盆洗手” 转拍正剧。 可筹备期间,她发现许愿创业需要大笔资金,自己存款不够,心里渐渐没底。 1996 年初,王晶突然打电话给她。 “《玉蒲团之玉女心经》缺女主角,400 万片酬,和新人舒淇搭戏。” 王晶的声音很直接。 她握着电话沉默 ——400 万够帮许愿创业,也够自己留条后路,万一婚后没收入呢?见面时,王晶又说:“这戏是古装,比你之前拍的有格调,还能带你带新人,攒人情。” 她看着剧本里 “西门柔” 的角色,想起自己转型时没人帮的难,最终答应了。 拍摄时,她发现舒淇刚从台湾来,对香港片场规则不熟,总 NG。 她没摆前辈架子,休息时教舒淇找镜头角度:“你眼神要定,别慌。”舒淇后来在采访里说:“珍姐没让我觉得自己是新人,很照顾我。” 这部戏拍了两个月,她每天收工都要把戏服换成便装才敢回家,怕许愿看出端倪。 上映后,票房破 1500 万,成了当年三级片票房冠军,她拿到 400 万片酬,先给许愿投了创业资金。 1997 年,她想彻底转正剧,接了内地《家有仙妻 2》。 可观众看她演家庭主妇,总想起 “西门柔”,收视率没达预期。 之后几年,她接的正剧要么角色边缘化,要么反响平平,事业渐渐下滑。 2000 年离婚后,她带着女儿,为了赚钱又接了几部低成本电影,却没再火起来。 2010 年,她客串《陀枪师姐 4》,演一个警察,才算稍微摆脱旧标签。 如今,57 岁的李丽珍偶尔接综艺、拍客串角色。 女儿许倚榕成了模特,她总叮嘱:“选剧本要想长远,别只看眼前利益。”她在综艺里说:“当年接片,是为了生活,也是为了守住事业的火苗。” 虽然没再回到巅峰,但她不后悔:“每步选择都有原因,都是为了好好过日子。” 现在的她,有空就陪女儿逛街,偶尔和老朋友聚会,生活平淡却踏实,这成了她最想要的状态。 信息来源:凤凰新闻——30年后再拍三级片,她可真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