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屋顶光伏是“绿色宝藏”还是“阳光陷阱”? ——多地曝光骗局套路,农户签约前务

乡村一枝花 2025-11-18 12:16:42

农村屋顶光伏是“绿色宝藏”还是“阳光陷阱”? ——多地曝光骗局套路,农户签约前务必警惕 近年来,农村屋顶光伏被宣传为“晒着太阳就能赚钱”的绿色项目,却频频引发纠纷。记者调查发现,部分企业利用信息不对称,设置合同陷阱、金融骗局,让农户不仅难以增收,反而可能背负债务。 一、骗局频发:光伏阴影下的农民血汗钱 1. “挂羊头卖狗肉”的违规项目 海南儋州多家企业以“肉鸡养殖厂房屋顶分布式光伏”为名备案,实际却建成集中式光伏,养殖场踪迹全无。这些项目通过伪造材料、突击验收套取政策补贴,已被相关部门立案调查。 2. “免费安装”背后的贷款陷阱 宿迁、江阴等地发改委发布风险提示,部分企业以“零成本”“高收益”诱骗农户签约,合同中将“屋顶租赁”偷换为“设备租赁”,农户在不知情下背上十几万元银行贷款。 3. 假冒央企伪造项目 新疆、宁夏等地出现伪造“光伏治沙”“药光互补”项目的骗局,不法分子冒用中国电建、中国核电等央企名义,通过虚假招标骗取保证金,涉案金额高达数千万元。 二、深挖陷阱:农户防不胜防的四大套路 · 金融猫腻:合同刻意回避“贷款”字眼,要求农户质押收益权,发电收益被企业截留,农户反成还款主体。 · 质量隐患:劣质光伏板发电效率低,安装后房屋漏水、结构受损,售后无人负责。 · 合同捆绑:协议期长达25年,约定争议需异地解决,农户维权成本高昂。 · 政策投机:企业利用农户对政策不熟悉,虚构“国家补贴”资格,实际为套取备案指标。 三、防骗指南:守住钱袋子的三道防线 1. 核实资质 签约前向当地发改委查询企业备案情况,警惕“包办贷款”“远程网签”等说辞。 2. 细审合同 拒绝空白条款,明确收益归属、设备维护责任,务必留存双方签字的纸质合同。 3. 实地考察 要求参观已建成项目,查询发电数据,勿轻信“稳赚不赔”的承诺。 专家提醒:光伏本身是清洁能源项目,但需警惕不法分子利用行业热度设局。农户参与前应多方咨询,切莫因小利失大局。 光伏弊端 农村屋顶光伏 光伏收费标准 光伏项目 光伏收益 农村光伏 光伏业务 光伏屋顶 光伏采暖骗局 光伏设计避坑 光伏项目标准 楼顶光伏项目 光伏防骗攻略 光伏产业费用 光伏踩坑

0 阅读:0
乡村一枝花

乡村一枝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