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德二载(757年)春,睢阳城 睢阳的春天,本该是淮北平原最明媚的时节,如今却被战争的阴云彻底笼罩。城下,叛将尹子奇的十数万大军如黑云压城,将这座通往江淮的咽喉要地围得水泄不通。城墙之上,守将张巡按剑而立,他一身铠甲布满创痕,清癯的面容上,唯有一双眼睛燃烧着不屈的火焰。他深知,睢阳身后便是大唐赋税命脉所在的江淮,此城,绝不能失。 血色围城,奇计频出 战斗进入夏季,睢阳的处境愈发艰难。尹子奇仗着兵多粮足,昼夜不停地发动猛攻。各种攻城器械像嗜血的巨兽,反复冲击着摇摇欲坠的防线。张巡不仅勇猛,更善用奇谋。那著名的“草人借箭”便是他的手笔——夜缒草人,赚得敌军数十万支箭矢;待敌军麻痹,又以五百真敢死队突袭敌营,杀得叛军措手不及。 罗雀掘鼠,忠诚泣血 然而,再妙的计策也无法扭转实力的悬殊。随着围城日久,城内粮草彻底耗尽,树皮、茶纸,甚至皮革都被搜刮一空。士兵们饿得拉不开弓,百姓在死亡线上挣扎。在人间地狱般的绝境中,为了延续守城的希望,张巡杀掉了自己的爱妾,许远处死了自己的奴仆,以此充作军粮……这是何等惨烈而无奈的抉择!每一个决定都如同刀绞,但他们为了身后万千生灵,毅然背负起了这地狱般的罪孽。 忠义孤臣,泣血求援 大将南霁云奉命冒死突围,前往临淮向节度使贺兰进明求援。他浴血杀出重围,得到的却是冰冷的拒绝。面对贺兰进明虚伪的宴席,南霁云悲愤交集,泪流满面:“睢阳的弟兄们已经一个多月没吃过粮食了!我怎能在此独享?” 言毕,他拔刀斩断一指,血淋淋地掷于席上,作为信物,随即策马而归。满座宾客无不为之动容落泪。 城陷殉国,气贯长虹 十月初九,睢阳迎来了最后的时刻。能站起来的士兵已不足四百。叛军终于攀上城头。张巡面向西方长安,叩拜再三,嘶声喊道:“臣力竭矣,不能全城。生既无以报陛下,死当为厉鬼以杀贼!” 城破被俘后,叛将问他为何每战眦裂齿碎,他怒目圆睁:“我恨不能生吞了你们这些逆贼!” 就义前,他厉声对一同被俘的南霁云喝道:“南八!男儿死则死耳,不可为不义屈!” 南霁云笑着回应:“公有言,云敢不死?” 张巡等人慷慨就义。十日后,唐军收复洛阳。他们以不足万人,抗敌十余万,坚守十月,大小四百余战,用生命为大唐保住了翻盘的希望。其忠勇智烈,虽千载之下,犹令人肃然起敬。
至德二载(757年)春,睢阳城 睢阳的春天,本该是淮北平原最明媚的时节,如今却
等待潮涨
2025-11-18 12:17:3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