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9月,厦门解放进入倒计时,对于厦门市长的人选,陈家庚提了一个建议:最好

混沌于浮云 2025-11-18 19:44:59

1949年9月,厦门解放进入倒计时,对于厦门市长的人选,陈家庚提了一个建议:最好由闽南人担任,毛主席听后,马上想起一个人:新四军那个很会打仗的县长挺合适。 1949年9月,厦门战役倒计时拉开,中央琢磨解放后市长谁来干。陈嘉庚在全国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向中央提意见,说厦门华侨扎堆,还是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的港口,在海外名头响,早年办学时换过几次校长,明白地域认同对管事儿的用处大,所以建议派闽南人当市长,便于搞侨务和本地事儿。 毛主席挺看重陈嘉庚这话,就问福建省委有啥想法。当时第十兵团司令叶飞脑子里转悠,想到第二十九军参谋长梁灵光,这人是福建永春的,说得一口闽南话,抗战时在苏中当过如皋县长,行政军务都行,正对厦门侨乡胃口。叶飞就推荐上去,毛主席一听,想起新四军那个打仗靠谱的县长,问周恩来是不是他,确认后就拍板同意。 梁灵光那会儿正忙漳厦战役,部队在福州附近集结,他管船只征集、后勤补给和情报事儿,比如找本地船主弄渡海工具,检查补给线路,还分析金门国民党军布防。叶飞急电叫他去福州兵团总部,当面说中央和省委决定,让他转地方干市长,解释厦门侨多,得懂侨情会管的干部,叶飞还叮嘱经济靠海运、侨汇关键。梁灵光交接军务,组接管小组,有行政军务联络员,定进岛方案,分责任区、备物资单、连地下情报网。 中央讨论时,陈嘉庚建议引发多轮交流,毛主席强调厦门沿海侨乡,干部得熟本地习俗和海外联系,叶飞在兵团会上补梁灵光来路,从马来西亚回国抗日,到拉武装,再到地方管事儿,全能。任命文件下来,梁灵光和小组成员工会,分任务,一个管治安,一个协调工商。10月17日厦门岛全解放,梁灵光带队先头进市区,履新市长,开会布置稳秩序、复生产。 任命前,福建省委还问其他意见,叶飞坚持梁灵光合适,闽南背景好跟华侨打交道。毛主席和周恩来聊时,回想梁灵光新四军表现,认准他行。梁灵光接调令时,正盯部队练渡海,他速交接,带随从赶厦门准备。进岛控关键点,如港口仓库,防破坏,发接管公告,安市民。 就任后,厦门没农业,工商业薄,海运遭金门国民党军炮封锁,贸易大跌。梁灵光开干部会,说得抱团干,破封锁,厂开工、生意起。他推三招:用全市三分之一归侨侨眷优势,通侨汇道,引海外钱,联侨团简手续;请工商人和进出口商议,复航线,加汕头班,引外国轮跑厦门香港货;贸公司卖本地特产去上海广州福建内地,从海外大陆买工业料生活品,办首届物资交流会,邀商家展货促交易。 厦门岛交通卡脖子,梁灵光拿陈嘉庚筑堤想法,召工程师论可行,实地查地形,选高崎到集美抛石筑堤。施工调人力物,督进度,堤成后,解岛陆难题,强防御,推经济。后来推集杏海堤建和鹰厦铁路通,扩网,为厦门长增长撑腰。 梁灵光一生跟国家脚步,从上海学生闹抗日,到马来西亚唤侨胞,再回国组武装抗日,从不光说爱国,实干。他后干福建省工业厅厅长、省委工交部部长、副省长,轻工业部部长,广东省委书记兼广州市委第一书记、市长,广东省顾问委员会主任,第七届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6年2月25日在北京走,90岁。

0 阅读:364
混沌于浮云

混沌于浮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