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这冬天是真的要“冻到绝望”了,昨天乌克兰国家电力公司的通知一出来全国人都懵

如梦菲记 2025-11-19 10:44:53

乌克兰这冬天是真的要“冻到绝望”了,昨天乌克兰国家电力公司的通知一出来全国人都懵了,17号起基辅、哈尔科夫、波尔塔瓦这些主要城市全天要分1到4波轮换停电,这哪儿是限电啊,分明是把老百姓的生活逼到了墙角。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说实话这事儿看着真让人觉得揪心,不是说一时半会儿电灯不亮那么简单,是半个国家的主要城市都要被切断电流,每天就那么两三个小时能有电,剩下时间全靠黑暗和冷空气陪着熬。   基辅现在的供电负荷直接掉到平时的13%,什么概念呢,就是原来能带动整座城市运转的电力,现在连零头都不到。   地铁停了,电动公交车全趴窝,马路上红绿灯黑成一片,司机们只能凭经验在路口抢行,那场面想想都觉得混乱。   更可怕的是医院里的情况,手术做到一半突然断电,医生只能举着应急灯继续给病人缝合伤口,重症监护室全靠柴油发电机的轰鸣声维持运转。   普通病房里连暖气都没了,病人们裹着厚被子还是冷得发抖,护士说夜里走廊尽头全是蜡烛的火光摇曳,这场景听着就让人心里发堵。   要说这背后的原因,还得从俄军的打法说起,人家现在根本不跟你正面硬刚,专门挑能源命脉下死手,以前还炸炸变电站,现在直接奔着发电厂去了,一炸一个准。   11月8号到9号那轮袭击最狠,一口气动用了450架自杀式无人机加上45枚各型导弹,其中还包括10枚“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直接把三座火电厂炸到彻底停产,全国发电负荷当时就跌到快要归零。   这打法背后藏着一本精明的账,修复一座关键变电站得花上亿美元,工期至少好几周,可俄军发动一次打击的成本还不到40万美元。   那些“天竺葵-2”无人机单价才2万美元,先派它们上去当炮灰消耗防空系统,等乌克兰的雷达屏幕上全是密密麻麻的光点时,“匕首”导弹再以10倍音速呼啸而至,精准砸向变电站的核心设备。   哈尔科夫第5热电厂就是被7枚导弹炸烂的,重建要花上亿,可那些导弹加起来成本还不到2000万,这简直就是用零花钱砸别人的家产。   最阴的是那种“补刀式”打击,专等维修队把设备运到现场,第二波攻击就来了,卡缅斯克水电站就在24小时内被连续炸了两次,修复工人刚到场准备开工,无人机又飞过来了,不光设施毁了,连人都差点搭进去。   这种打法专门卡着乌克兰能源设施老旧的软肋,很多设备还是苏联时期留下的,备件都找不到,修一次就像往无底洞里扔钱。   老百姓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难过,超市里的蜡烛电池早被抢购一空,货架上连个影子都看不着,液化气价格直接飙到去年的三倍,想买还得顶着寒风排三个小时队。   很多人为了取暖开始烧废旧轮胎和木柴,结果引发了好几起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高层住宅的老人被困在家里下不来,电梯停了,只能靠邻居帮忙送点吃的。   前线的状况也跟着受影响,铁路因为缺电运不了弹药,军工厂造不出炮弹,防空雷达只能间歇性开机,这不就是给对方的下一次空袭敞开大门吗。   敖德萨港口堆着23万吨粮食运不出去,眼睁睁看着腐烂,那可是价值3.2亿美元的外汇收入就这么打了水漂。   西方的援助听着热闹,实际上根本不够看,泽连斯基喊着要200亿欧元的“救冬计划”,可欧盟只筹集了9亿,美国承诺的8套“爱国者”防空系统到现在就来了3套,欧盟的援助要等到明年1月才能交货。   就算物资运到了又能怎样,那些宝贵的发电机和变压器刚落地就成了新的打击目标,根本来不及安装就报废了。   乌克兰现在的发电能力已经丧失了40%,天然气产能报废了60%,超过70%的热电站被摧毁,冬天用电峰值需要18吉瓦,现在只剩12吉瓦的产能,这缺口大到根本补不上。   能源部长发出警告说,要是气温降到零下10度以下,全国供暖系统可能在72小时内彻底崩溃,基辅市长甚至说可能要大规模疏散老人和孩子,可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提前准备了又能顶多大用。   这场战争打到现在,打的早就不是土地了,而是一个国家的生存底线,17号开始的轮换停电只是个开头,真正的寒冷和黑暗才刚刚拉开序幕。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乌克兰大部分地区17日将实施轮换停电——2025-11-17 央视新闻

0 阅读:45

评论列表

尼迭

尼迭

1
2025-11-19 14:39

绝望个毛😃俄罗斯越打越有钱!俄罗斯最能耗的起!俄罗斯下大棋!…………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