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贾平凹把《废都》版权以10000美元价格卖给一位法国美女。一年后他发现自己被骗了,因为10000美元和10000法郎有很大的差距。他想要打官司时,《废都》却在法国出版了,第二年获得了法国文坛的费米娜文学奖。 1997年春天,安博兰这个法国翻译家来中国,她对当代文学有兴趣,通过渠道看到《废都》,觉得适合引进。她联系出版社,约贾平凹在西安谈版权。她带出版社文件,用英语聊书的市场潜力,说法国人会喜欢这种现实描写。 他们在茶馆见面,合同有中英法版本,贾平凹看中文和英文写一万美元,就签了。约定书出后付钱,她保证翻译快。几个月没动静,他也没催。 次年夏天,朋友来西安开会,聊天时看合同,发现法文版是一万法郎。汇率差大,一万法郎只值一千多美元。他查所有文件,中英对得上,法文不对。 他找律师商量,律师说证据难全,合同指定法国法院管,得去巴黎打官司,成本高。他准备发函追款时,安博兰电话说书已出版,寄样书。 法国版上市后,读者反馈好,评论说它展现东方都市复杂。1998年秋拿费米娜外国文学奖,安博兰出席仪式,法国媒体报道翻译调整文化点。 奖讯回国,贾平凹在杂志写文章,说书记录时代一面。纠纷没解决,他没继续诉讼。 2009年出版环境松动,《废都》由作家出版社再版,和《浮躁》《秦腔》成三部曲。新版删敏感部分,用省略号替方框,封面简单,书店上架不张扬。 贾平凹接着写书,2005年出《秦腔》,讲乡村衰败,2008年拿茅盾文学奖。他还写了《古炉》,主题城乡转变,参加西安文学会分享经验。 他住西安郊区,生活规律,早起散步,下午改稿。作品译成多国语言,影响力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