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之“巅峰之作”出土,已完胜王羲之!把它临摹300遍,你的草书将无敌 虽然王

有趣三余 2025-11-19 18:10:59

王献之“巅峰之作”出土,已完胜王羲之!把它临摹300遍,你的草书将无敌 虽然王羲之号称“书圣”,赢得后世尊崇,但是早在魏晋,儿子王献之的法帖,远远比之风靡,南梁陶弘景记载:“比世皆尚子敬书,海内非惟不复知有元常(钟繇),于逸少(王羲之)亦然。” ‌ 当时书坛普遍推崇王献之,甚至忽视王羲之、钟繇等人,除此之外,李嗣真曾评:“子敬草书,逸气过父。如丹穴凤舞,清泉龙跃,倏忽变化,莫知所成”,俞焯也说:“草书自汉张芝而下,妙人神品者,官奴一人而已。” 王献之的草书极尽高妙,他一方面继承父亲笔法,基础扎实,气力沉着,无论如何飞动,也毫无油滑、飞浮等问题,另一方面,王献之综合前人技法,大胆进行变革,自成一家。 他创作一种省却曲折,求简易流便的“破体”,同时一改父亲的内擫势态,融合张芝“一笔书”,采用外拓笔法,字字贯通、简练舒展,极草纵之致。 实际上,这也是最初期的大草,张旭、怀素、王铎等人,均是学习“小王”,从中发迹,写出狂草、大草作品,因此王献之才是真正的“大草鼻祖”。 可惜梁武帝、唐太宗等人,重视“大王”,而忽略“小王”,他的传世法帖,没有得到妥善保护,直到宋朝,为了编撰《淳化阁帖》,才重寻“小王”真迹,当时找到几十幅神品。 为了方便后人学习,他们从中选出最精妙、最清晰的9幅草书,编撰出“巅峰之作”——《王献之九帖》,卷内涵盖《江州帖》《疾不退帖》《消息帖》《集聚帖》《铁石帖》《知铁石帖》《玄度何来帖》《忽动帖》《委曲帖》。 全卷纵约33厘米,横约350厘米,合计1000多字,笔势舒展外拓、连转果断,虽然线条缠连,但并无杂乱感,笔笔干脆明晰、简练有序,提按顿挫详尽,而富有节奏,字字飞逸方博,饱含活力、动感之美。 总的来说,这幅《王献之九帖》极尽大草之妙,水平已完胜王羲之,字字纯正遒和、纵横畅达,而且精善的“宋拓本”保存完好,字字清晰,细节尽备,可学正统草法和笔法变化,若能把它练习300遍,你的草书将无敌。 而今,我们对《王献之九帖》,进行1:1超高清复刻,采用博物馆级别,12色微喷复刻工艺,与原作毫无二致,此品乃是手工经折装,装裱精细,便于翻折、临摹和查找。 全卷加入现代字注释,帮助初学者识读,字体十分高清,市面罕见,独此一家,比普通印刷品更加还原、细腻,所有细节处理,全都一览无余,见此品如见原作,若您喜欢可以点击下方商品链接一观。 王献之草书九帖 宋拓带释文弗利尔美术馆藏高清微喷复刻经折装

0 阅读:1
有趣三余

有趣三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