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花爹妈的钱, 富人叫“传承”, 中产叫“托举”, 到了穷人这儿就成了“啃老”, 离谱又扎心。 这话看着像玩笑, 细品全是心酸的套路。 合着钱的多少, 直接定义了花得“体面”还是“丢人”, 这不就是妥妥的语言绑架吗? 有钱人继承资产叫延续家业, 普通人拿点生活费就被骂没出息, 本质都是家人的支持, 却被贴上天差地别的标签。 我觉得这根本不是花钱姿势的问题, 是阶层自带的语言陷阱。 有人掌握了定义“体面”的权力, 就把普通人的生存需求污名化。 所谓的“传承”“托举”“啃老”, 不过是给不同阶层的同一种行为, 套上了褒贬不一的枷锁。 你被这句热梗戳中了吗?来评论区说说,你觉得这是现实写照还是过度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