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弹药突然断供!俄罗斯恐怖消耗之下,将军也顶不住了? 有乌克兰情报官员声称,朝鲜向俄罗斯提供的弹药正在急剧下降,由于朝鲜的库存耗尽,今年的供应量已经减少到了去年的一半以下。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9月份,没有发现朝鲜向俄罗斯提供炮弹,10月份也只给了一些补给。如果消息属实,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信号。 但其实乌克兰这“爆料”,多少有些经不起推敲,完全是把舆论当武器耍。 他们说朝鲜今年供应量减到去年一半以下,可有数据表明,朝鲜2024年就送了400万枚炮弹,2025年中期累计已超1200万枚,算下来今年前八个月就送了300多万枚。 更别说朝鲜的产能早不是靠库存撑着了,靠着俄罗斯送的钢铁和化工原料,军工厂从每月几十万枚产能跃升到百万枚级别,200多家工厂全在满负荷运转,工人轮班连轴转,数控设备替代了老旧机床,产量直接翻倍。 所谓的“9月没炮弹、10月仅补给”,根本是把“弹药翻新周期”当成了“断供”,朝鲜优先送了保养好的新货,剩下的老库存得检查推进剂、更换电子元件,这需要时间,不是没货可送。 朝鲜几十年的战争储备,不可能两年就掏空,只是优先送状态好的,老货要翻新,还得留着应对半岛局势。 毕竟美韩最近军演密度越来越大,美国战略武器老往半岛晃,朝鲜再傻也不可能把家底全送出去,总得留着自保,这是基本的战略常识,乌克兰偏要往“库存耗尽”上扯,无非是想制造“俄军快垮了”的假象。 至于俄罗斯的“恐怖消耗”,根本是被刻意放大的噱头,人家早把军工产能拉满了,哪用靠朝鲜一棵树上吊死。 乌克兰天天喊俄军“日均消耗上万枚炮弹”,10月曝光的俄军机密文件显示,今年俄军光采购的导弹就有1500多枚,包括9M728巡航导弹、“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 2026年还计划再买1000多枚“口径”“锆石”导弹,算下来年产能力接近2000枚,比美国一年700枚“贾斯姆”加100枚“战斧”的产能强多了。 炮弹方面更不用愁,俄罗斯自己的乌拉尔机车厂,早就恢复三班倒,今年上半年炮弹产量就比2023年翻了三倍,加上朝鲜送的1200万枚打底,前线根本没到“缺弹”的份上。 更关键的是还有伊朗补位,2024年伊朗就给俄罗斯送了400枚“佐勒法加尔”弹道导弹,射程700公里,精度100米级,专门打乌克兰后勤,今年肯定还在续供。 这么算下来,俄罗斯是“朝鲜主供+自家量产+伊朗补位”的三角供应链,比乌克兰全靠西方救济的“单线依赖”稳多了,怎么可能将军顶不住? 乌克兰之所以放出这番言论,其实就是自己快撑不住了,急着给西方递“续命信号”。 他们自己几乎没有军工产能,炮弹、导弹全靠美欧送,可西方的援助早就跟不上了,美国国会上半年就卡了对乌援助法案,欧盟承诺的100万枚炮弹只兑现了40万枚,乌克兰前线炮弹消耗从去年的日均6000枚跌到今年的2000枚,连反攻都没力气。 这种时候不编点战果,怎么骗西方继续掏钱,乌克兰是给国内打气,更是给西方施压,让他们看到再给点援助就能翻盘。 可西方也不傻,俄军采购计划都排到2026年了,明摆着要打持久战,美国自己导弹产能都跟不上,哪有多余的给乌克兰? 美国政府不停劝乌克兰“和谈”,说明西方早看清局势了,乌克兰的舆论战根本骗不来真金白银。 更讽刺的是,朝鲜不仅没“断供”,还在靠对俄军贸赚得盆满钵满,朝鲜从军贸里拿了55亿美元,加上劳务输出,总共超60亿美元,相当于其GDP的四分之一,这些钱全用来买粮食、建能源设施,还升级了军工生产线,引入俄罗斯的自动化设备,准备扩大产能。 而且朝鲜还换来了实实在在的技术好处,俄罗斯给了防空系统、电子战装备,甚至核潜艇技术,帮助朝鲜把防空网从老旧的S-200,升级到了接近S-400的水平,还成功发射了侦察卫星。 这种“弹药换技术、换资金”的稳赚买卖,朝鲜怎么可能轻易停,所谓“供应放缓”,不过是调整节奏罢了。 反倒是乌克兰,西方援助缩水,自己造不出弹,前线火力掉了三分之二,这才是真的“顶不住”。 所谓的“信号”确实存在,但不是俄军要垮,是乌克兰的舆论战快玩不下去了,西方的耐心也快耗尽了。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