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65岁才懂:人生最好的状态,是“半醒半醉” 活到65岁,头发白了大半,腰杆

碎碎念心事 2025-11-20 15:09:40

活到65岁才懂:人生最好的状态,是“半醒半醉” 活到65岁,头发白了大半,腰杆也不如从前挺拔,走过了大半辈子的沟沟坎坎,如今坐在阳台的摇椅上,晒着暖烘烘的太阳,才算真正琢磨透了人生的滋味。 年轻的时候,总觉得人活着就得“较真”。为了一份体面的工作,熬夜加班拼尽全力,哪怕身体发出预警也不肯停歇;为了争一口气,和同事争对错,和家人辩输赢,明明是最亲近的人,却因为几句硬话冷战好几天;为了所谓的“面子”,打肿脸充胖子,明明日子过得紧巴巴,还要在亲戚朋友面前撑场面。那时候总觉得,人生就得风风火火,就得事事圆满,可到头来,赢了争执,输了感情;赚了名声,累垮了身体。 四十岁那年,父亲突然离世,我握着他冰冷的手,才发现自己拼尽全力追求的那些东西,在生死面前根本不值一提。父亲操劳一生,省吃俭用供我读书、成家,却没来得及好好享受一天清福。从那以后,我开始学着放慢脚步,可骨子里的执念,还是让我忍不住为子女的前途操心,为柴米油盐的琐事烦忧。儿子选工作,我非要让他考公务员,觉得安稳才是正道,结果闹得父子俩半年没说几句话;老伴想报老年大学学书法,我嫌浪费钱,硬是给拦下了,看着她落寞的背影,我心里也不是滋味,却拉不下脸道歉。 直到去年一场大病,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插着管子,望着天花板,我才真正“醒”了。那时候什么功名利禄、恩怨情仇,都成了过眼云烟,唯一的念想就是能快点好起来,能再陪老伴散散步,能看着孙子放学回家喊一声“爷爷”。出院后,我像变了个人似的。儿子想创业,我不再反对,只是拍着他的肩膀说“注意身体,爸支持你”;老伴报了老年大学,我每天早上送她去上课,下午带着水果去接她,看着她脸上的笑容,我比自己开心还满足。 以前总觉得“大彻大悟”是多么高深的境界,现在才明白,不过是学会了“放过”。放过别人的过错,也放过自己的执念;放过那些求而不得的遗憾,也放过那些无法改变的过往。不再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不再为遥不可及的未来焦虑不安,学会在柴米油盐中寻找乐趣,在平淡日子里感受幸福。 早上和老伴一起去菜市场买菜,讨价还价的乐趣,比签一份大合同还让人踏实;下午约上老伙计下棋,输了也不恼,笑着说“下次再战”;晚上坐在沙发上,看着孙子在客厅里跑来跑去,听着老伴在厨房哼着小曲,这就是最安稳的幸福。原来人生不需要那么多“极致”,“半醒半醉”就好——醒着的时候,珍惜眼前人,做好眼前事;醉着的时候,糊涂一点,洒脱一点,不纠结于对错,不执着于完美。 65岁,不算老也不算年轻,走过了山高水长,看过了世事无常,才终于明白:人生最好的状态,不是拥有多少财富,不是取得多大成就,而是心中无事,身边有人,眼里有光,日子有暖。往后余生,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平平安安;不求事事顺心,只求身心健康。带着这份通透,慢慢走,好好活,便是人生最好的圆满。

0 阅读:35
碎碎念心事

碎碎念心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