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能蠢到什么程度?看看法国就明白了。目前法国是欧洲黑人占比最多的国家,黑人

阳云喝咖啡 2025-11-20 23:44:40

一个国家能蠢到什么程度?看看法国就明白了。目前法国是欧洲黑人占比最多的国家,黑人接近800万,占总人口的15%左右,巴黎黑人婴儿出生率占了70%。 巴黎北郊的圣但尼,成片的廉租公寓在暮色中泛着冷光,阳台上晾晒的衣物五颜六色,法语与阿拉伯语的争吵声从敞开的窗户飘出——这里是法国移民家庭最集中的区域之一,也是被本土媒体称为“问题街区”的地方。 是什么让这片土地挤满了远道而来的非洲面孔?答案藏在法国半个多世纪的政策失误里。 28岁的马里裔青年萨科在塞纳河畔的快餐店里擦着油污的柜台,这是他三个月来的第三份临时工。“他们说我法语有口音,”他扯了扯洗得发白的围裙,“可我出生在马赛,比很多本地人更懂雨果的诗。” 萨科的祖父1952年乘船来到马赛,那时法国刚从二战的废墟中站起,工厂的汽笛声昼夜不息,却找不到足够的工人。政府翻出殖民时期的老地图,将目光投向了非洲——那些曾被法国划分势力范围、掠夺资源时“教化”过的土地,成了劳动力的“储备库”。 1947年的《海外劳工引进协议》像一张潦草的借条,法国只想要“短期借用”的劳动力,却忘了人不是机器——煤矿里的汗水、工地上的尘土,都在这片土地上浇灌出了生活的根。 70年代经济回暖,政府想关上移民的闸门,却发现闸门早已锈死。“家庭团聚”政策成了意外的钥匙,劳工们把妻子、孩子从非洲接来,廉租区的人口像雨后的蘑菇,一夜之间冒了出来。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后,90万法国裔回流的同时,更多阿尔及利亚人涌进巴黎,郊区廉租区很快成了黑人家庭的海洋。 在圣但尼的社区医院,32岁的法图玛塔抱着刚出生的第三个孩子,领取育儿补贴时,隔壁诊室的白人夫妇正在讨论是否要生第二个——“养一个就够累了”,妻子的抱怨声清晰可闻。黑人家庭带着非洲“多子多福”的观念,加上法国福利托底,生育率是本土白人的1.6倍,巴黎新生儿中七成是黑人面孔。 法国统计局的数据像一记耳光:北非裔青年失业率20%,是全国均值的三倍。但更痛的是隐形的墙——简历上的非洲姓氏会被悄悄扔进废纸篓,警察在街上会多看黑人青年两眼,“平等”的口号在现实里碎得满地都是。 2023年Nahel事件引发的骚乱中,那些燃烧的汽车、对峙的人群,不过是积怨的火山终于喷发。法国总说自己是“人权灯塔”,却照不亮郊区廉租区的黑暗;总喊“种族平等”,却在就业、教育、医疗上划着看不见的线。 当年殖民时种下的文化纽带,成了如今甩不掉的移民潮;战后为补劳动力缺口打开的门,如今挤满了需要被接纳的灵魂。法国想靠移民维持人口,又不愿真正给他们平等的机会,这种拧巴像一根越勒越紧的绳,迟早会勒出更深的血痕。 萨科望着塞纳河对岸的埃菲尔铁塔,灯光璀璨得像另一个世界。他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将来会不会还在快餐店擦柜台,但他知道,法国欠他们的,远比那点福利补贴要多得多。

0 阅读:7
阳云喝咖啡

阳云喝咖啡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