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外相茂木敏充公开向中国发出通牒,如果中国不对薛剑的言论采取“正当的行动”,日

烟雨评社 2025-11-21 10:37:30

日本外相茂木敏充公开向中国发出通牒,如果中国不对薛剑的言论采取“正当的行动”,日本将薛剑采取驱逐等措施。 这一言论一发出便在国际舆论场中激起强烈反响,薛剑的相关表态完全属于个人言论自由范畴,根据现行国际法基本原则,各主权国家对本国民众的言论事务享有独立的处置权,日方此次直接要求他国政府采取特定措施的做法,显然逾越了正常外交互动的界限。 薛剑的回应,本就是针对高市早苗在国会抛出的涉台言论。高市早苗在国会公然打破历任政府的模糊立场,触碰一个中国原则红线,话音刚落薛剑就做出了回应,虽然相关内容很快删除,但还是在日本政坛掀起了风浪。 自民党的外交调查会早就通过决议,要求政府施压,甚至提过要把薛剑列为不受欢迎人物,这为茂木敏充的强硬表态埋下了伏笔。 茂木敏充选在这个节点把话说死,显然是有盘算的。麻生太郎刚表态要保住高市政权,作为内阁核心成员,他必须用实际行动呼应这种立场,稳住党内躁动的右翼派系。 更重要的是,之前高市早苗去 G7 告状没得到实质支持,盟友们只愿口头声援不愿实质介入,这次借着通牒的架势,或许是想再次向西方盟友示好,证明日本对抗中国的决心,换取更多战略支持。 可驱逐外交官从来不是小事。按照国际惯例,这种行为等同于外交对抗的升级,对方一定会采取对等反制,日本驻华的外交官很可能会成为被回击的目标。这对本就紧张的中日关系来说,无疑是火上浇油,后续从经贸协商到人文交流的沟通渠道都可能受影响。 外务省官员私下里都清楚代价,之前日本驱逐俄罗斯外交官时,引发了能源合作中断、签证收紧等连锁反应,而中国是日本最大贸易伙伴,经济联系远比俄日紧密,后果只会更严重。 更现实的是经济层面的压力。日本三季度实际 GDP 按年率计算已下降 1.8%,时隔三个季度再次陷入负增长,旅游业的寒冬更是雪上加霜。中国文旅部发布旅游提醒后,日本股市旅游相关股票集体暴跌,三越伊势丹一天跌超 11%,日本航空、全日空股价连续多日下滑。 日本政府观光局数据显示,今年 1 到 9 月中国大陆赴日游客达 748 万人,消费 1.6443 万亿日元,占外国游客消费总额的四分之一,野村综合研究所测算,中国游客减少将直接拉低日本 GDP 0.36%,造成 2.2 万亿日元损失。 关西经济联合会刚递了报告,说依赖中国游客的中小企业已濒临绝境,要是通牒引发进一步对抗,别说游客回不来,汽车零部件、半导体材料等关键产业链的互补合作都可能受冲击。 日本政府内部其实也没达成统一意见。茂木敏充虽然放了狠话,但至今没启动正式驱逐程序,这种雷声大雨点小的状态,暴露了他们的底气不足。 中方的回应则相当直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强调必须维护一个中国原则,驻日大使馆更是直接点名批评高市言论,指出其干预内政的危险逻辑,这种不卑不亢的态度,让茂木敏充的通牒显得有些尴尬,要是中方不接招,日本反而没了下台阶的办法。 民众的反应更能说明问题。社交平台上,支持强硬表态的声音寥寥无几,更多人在担心切身利益。有东京新宿的药妆店老板吐槽,政客只顾着斗嘴,自己店里客流少了七成,房租都快交不起。 做中日贸易的商家更是着急,生怕这通牒变成压垮生意的最后一根稻草。“继承和发展村山谈话会” 理事长藤田高景直言,日中关系一旦恶化,受苦的只会是日本国民。 现在的日本,就像在走钢丝。茂木敏充的狠话,看似是强硬,实则是给麻生太郎的 “养政权” 论调站台。可政权要能 “养” 下去,得有经济托底。 2024 年中日贸易总额达 3083 亿美元,中国还是日本最大进口来源国,一旦外交冲突引发更大经济危机,别说养政权,能不能保住政权都是个问题。 日本若继续在台湾问题上玩火,不仅将重蹈历史覆辙,还将面临更严重的战略后果。 中方始终以最大诚意争取和平统一,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当日本外相喊话中国时,他应该明白日本自身需要回到恪守一个中国原则的正确轨道。 也唯有如此,才能避免中日关系彻底陷入僵局。

0 阅读:79

猜你喜欢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