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态升级!中国又对日本连出两记重拳。 中日在政治、经济和民间交流都急速降温,中

青琰纪史噜 2025-11-21 12:44:38

事态升级!中国又对日本连出两记重拳。 中日在政治、经济和民间交流都急速降温,中国江苏省徐州市和日本爱知县等两国多个互结姐妹城市的纪念活动和访问行程取消。   日本山口县下关市市长前田晋太郎等人,原定周三在苏州出席“下关港苏州研讨会”,但早前接获中方通知无法接待,要取消行程。   日本神奈川县相模原市周六(22日)原定举行活动,纪念与江苏无锡结为友好城市40周年,但参演的16名中国学生及教师突然紧急取消行程。   本质是对日本政客触碰红线行为的直接反制,这股降温浪潮早已从民间交流蔓延到政治经济核心领域,每一步都打得实在、戳得精准。   在文化交流领域,上海国际喜剧节特意安排的“吉本喜剧专场”,距离举办只剩几天突然宣布取消,日本人气男团JO1在广州的粉丝见面会也因取消。   就连中国驻大阪总领馆原定在广岛办的中日友好活动,也以“安保问题”为由临时叫停,这些不是孤立事件,而是中方释放的明确信号:没有相互尊重,一切交流都是空谈。   政治层面的降温更是不留余地,日本媒体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试图为中日高层会晤探口风,结果被中方发言人当场“秒拒”,连“有消息会通知”的缓冲都没有,彻底击碎了日方的幻想。   要知道,中日高层互访本就是双边关系的“晴雨表”,如今不仅元首会晤无望,就连安全对话、军舰互访等常规交流也被冻结,这种级别的政治冷遇,比任何口头抗议都更有分量。   其苦心经营三十多年的“入常梦”被中方直接戳破,中国代表在联合国直言“日本没有资格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三个灵魂拷问直击要害:如何相信日本恪守和平承诺?如何维护公道正义?如何承担国际和平责任?这等于直接关上了日本觊觎常任理事国席位的大门,让其多年的外交努力付诸东流。   经济领域的两记重拳更是精准打击日本软肋,第一记就是重启日本水产品进口禁令。自日本执意排放核污染水后,中国就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 2024年日本对华水产品出口额从2022年的871亿日元暴跌到只剩61亿日元,跌幅超90%,曾经畅销中国的扇贝直接出口归零,螃蟹、鲑鱼的出口量也骤降八九成。   要知道中国本是日本水产品最大买家,2023年之前日本每卖出10斤海鲜就有3斤销往中国,如今这条财路被切断,不少小型渔业公司直接倒闭,整个水产行业陷入绝望。 第二记经济重拳则打在日本高度依赖的旅游业上,中国连续多年是日本入境游第一大客源国,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赴日游客达748.7万人次,消费总额高达6.9万亿日元,占日本入境游消费的三成。   但随着中方发布赴日旅游提醒,中国旅行社纷纷暂停赴日团体游和自由行业务,退还签证费用,赴日旅游出现大规模退订潮。   这对本就深陷滞胀危机的日本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日经指数中资生堂、三越伊势丹、全日空等旅游消费相关股票跌幅普遍在3%至11%,那些靠中国游客撑场面的免税店、药妆店,如今门可罗雀,不少店铺只能无奈关门。   中日贸易的紧密联系本是日本经济的“压舱石”,2024年中日贸易总额达3083亿美元,中国是日本最大贸易伙伴,但现在这层关系反而成了悬在日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在华投资方面,虽然2025年有数据显示日本对华投资增长74.2%,但这更多是之前项目的延续,随着双边关系降温,不少日本企业开始犹豫观望,原定的工厂扩建项目纷纷搁置,毕竟没人愿意在一个关系持续紧张的市场里盲目砸钱。   民间交流的冰封还体现在留学领域,2025年在日中国留学生约14万人,占日本外国留学生总数的36%,年均每人支出200万日元,这不仅是日本教育产业的重要收入,还缓解了其劳动力市场紧张的现状。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不仅不反思涉台错误言论,还计划参拜靖国神社,这种既不尊重历史又触碰中国核心利益的行为,自然要付出代价。 中方的反制之所以如此有力,是因为手里握有足够多的底牌,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过去,不仅在军事上形成对日本的领先态势,在经济上也掌握着主动权。   从最初的外交警告、留学预警,到旅游提醒、交流活动叫停,再到直击命脉的水产品禁令,中方的组合拳环环相扣,每一步都精准对应日本的软肋。   日本或许还幻想像过去那样靠外交辞令蒙混过关,但今时不同往日,触碰中国红线就要付出相应代价,这既是对日本的警示,也是在向所有试图打“台湾牌”的国家表明态度。   那些还在观望的日本政客该明白,中日关系的大门从来都是双向的,想要合作就要拿出诚意,继续执迷不悟甘当他国马前卒,最终只会让日本陷入战略孤立,毕竟没人会跟一个不尊重历史、不守规矩的伙伴长久合作。

0 阅读:3

猜你喜欢

青琰纪史噜

青琰纪史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