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七分饱”是不对的?医生:过了60岁,吃饭尽量要做到这6点 医院营养门诊有

疾冰预防说 2025-11-21 15:48:42

“吃饭七分饱”是不对的?医生:过了60岁,吃饭尽量要做到这6点 医院营养门诊有一段时间遇到不少老人来咨询,最多的问题不是血糖就是消化。有一次,一个六十多岁的阿姨愁眉苦脸,说自己最近老是胃胀、没力气,吃完饭总觉得不舒服。 她说自己听人讲“吃饭七分饱最好”,就一直控制饭量,每顿都只吃一点,结果越吃越不对劲。医生仔细问了她的饮食习惯,发现她不仅吃得少,还特别清淡,几乎不碰肉蛋类,主食也只吃点白粥,加上牙齿不好,蔬菜也不敢多吃。 听完医生直摇头,说她这是典型的“过度节制”,忽视了身体真实的营养需求。其实到了一定年纪,吃饭不是少就对了,而是要吃得对、吃得平衡。 很多人一到老年就开始节食,怕吃多了胖、三高、血脂高,其实这样做反而把身体越吃越虚。六十岁以后,消化系统的功能开始明显变慢,胃酸减少,肠道蠕动变慢,很多食物吸收也不如从前了。 如果这时候还节食,摄入的能量不够,身体很快就出毛病。尤其是蛋白质摄入不足,肌肉容易流失,人也会越来越乏力。每年都有老人因为营养不良住院,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吃得太单一,蛋白质和膳食纤维都跟不上。 主食方面,适当增加粗粮的比例对肠道特别有帮助。粗粮富含膳食纤维,可以刺激肠道蠕动,减少便秘发生。粗粮还能帮助稳定血糖,不让餐后血糖飙升。 但粗粮也不能吃太多,否则肠胃负担也大。医生一般建议,每餐主食里有三分之一是粗粮就差不多了,像玉米糊、小米饭、燕麦片这些都不错,煮软一些也更好入口,不会太刺激肠胃。 吃蔬菜也有讲究。有些老人牙不好,就干脆不吃菜了,天天只喝稀饭和汤水,这样肯定不行。蔬菜不仅提供维生素和矿物质,还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是身体不可缺的部分。 如果咀嚼困难,可以选择软一点的,比如菠菜、冬瓜、南瓜、丝瓜这类,炒熟炖软,或者剁碎做成泥糊,都比不吃强。 饮食时间也别忽视。有些老人吃完早餐,过不了两小时就开始想午饭,有的甚至一天吃五六顿,嘴巴一直没停。 这会让肠胃得不到休息,消化液分泌紊乱,反而增加胃肠疾病的风险。科学的做法是每餐之间间隔四五个小时,保持规律,也能帮助血糖维持平稳。吃饭也别太晚,晚餐太晚或吃太多,容易影响睡眠,还增加胆固醇水平。 老年人不要迷信“七分饱”这个说法。有些人吃七分饱,其实身体连基本营养都没满足,时间一久就容易低蛋白、低体重、免疫力下降。 饭量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活动量来定,医生建议,日常饮食中蛋白质摄入应该达到每天每公斤体重1.0到1.2克,不是只靠一碗粥就能满足的。很多老年人摄入量不到一半,身体就慢慢垮下来。能量的来源也要多样化,不是光靠米面,还要有肉蛋奶、豆制品、坚果这些做搭配。 最重要的是保持饮食的平衡和适量,不要偏食,也不要盲目节制。老年人的胃口可能比年轻时差一些,但更需要有质量的摄入,而不是靠少吃来控制健康。 吃饭这件事,对年轻人可能是享受,对老人来说,是维持生命的重要方式。吃对了,人精神也足了,身体抗病能力也强了,连心情都跟着好起来。 每一口吃进嘴里的东西,都决定着明天的状态,越是上了年纪,越不能将就。吃得好,吃得对,比什么都重要。把这六件事做好,比起只记住七分饱靠谱太多。

0 阅读:54

猜你喜欢

疾冰预防说

疾冰预防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