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驻日大使喊话:将在任何中日争端中支持日本,更会在包括钓鱼岛等方向履行对日本的保卫承诺。 要理解这番表态的分量,得先扒一扒美日之间的盟约根基。美日安保条约第五条写着,美国对日本的 “领土” 有防卫义务,而美国多年来一直把钓鱼岛纳入这个 “防卫范围”,这次大使的喊话不过是把老调门再唱得响亮点。 但有趣的是,美国官方又一直强调对钓鱼岛主权归属 “不持立场”,这种既 “不选边” 又 “要保护” 的矛盾说法,本身就透着满满的算计 —— 既想靠日本牵制中国,又不想真为了几个小岛跟中国撕破脸。 从实际动作看,美国近期确实在给这番喊话 “加码”。驻日美军的 F-16 战机频繁在琉球群岛附近开展空战演练,还联合日本航空自卫队搞所谓的 “岛屿防御” 演习,模拟的场景就是 “应对钓鱼岛方向紧急事态”。 美军在嘉手纳基地的宙斯盾驱逐舰也增加了在东海的巡航频次,表面是展示存在感,实则是想通过军事动作给日本撑腰,同时试探中国的反应。 可这些动作背后的虚虚实实,明眼人一看便知。美军在第一岛链的基地虽然密集,但距离钓鱼岛最近的嘉手纳基地,距离中国沿海不过几百公里,完全处于中国火箭军东风 - 17 导弹的打击范围之内。 之前美国兰德公司的兵棋推演就显示,一旦钓鱼岛发生冲突,美军在西太平洋的军事设施可能在短时间内遭受重创,所谓的 “保卫承诺” 在硬实力威慑面前,未必能兑现得那么干脆。 日本这边对美国的表态倒是表现得颇为积极,防卫大臣立刻回应称 “美日同盟是地区安全基石”,似乎想借美国的底气在钓鱼岛问题上更进一步。 但日本心里也清楚,自己不过是美国亚太战略里的一颗棋子。之前美日搞联合军演,日本想让美国明确 “钓鱼岛有事时美军的具体介入流程”,结果美国含糊其辞,只说 “会根据情况协调”,这种模糊态度让日本始终没法完全踏实。 中方的反应则直接戳破了美国的话术。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记者会上直言,这位大使的表态是 “别有用心的政治作秀”,还点出美日同盟是冷战产物,不该针对第三方。 这话可不是空泛的表态,背后是中国在钓鱼岛海域实打实的存在 —— 海警船每天常态化巡航,海监飞机定期开展空中巡逻,已经形成了对钓鱼岛及其附属海域的有效管控。 更值得琢磨的是美国国内的复杂心态。一方面,拜登政府想通过强化美日同盟推进 “印太战略”,遏制中国的发展势头;可另一方面,美国又不敢真的激化与中国的矛盾,毕竟两国在经贸、气候等领域还有不少利益交织。 就像有分析指出的,美国的 “保卫承诺” 更像是给日本画的一张饼,用来稳住盟友的同时给中国添点麻烦,但真要动真格,美国未必愿意付出代价。 从历史上看,美国在类似问题上向来擅长 “打擦边球”。当年美菲同盟框架下,美国也承诺过 “保卫南海岛礁”,可真当局势紧张时,美军往往只是派舰机 “围观”,从未真正直接介入。 这次对日本的承诺,大概率也逃不出这个套路 —— 喊口号时声势浩大,真到需要兑现的时候,恐怕会找出各种理由打折扣。 美驻日大使的喊话,本质上是美国亚太战略的一次常规发声,既有对盟友的安抚,也有对中国的施压。但在钓鱼岛主权归属明确、中国实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这种充满算计的 “承诺”,更像是地缘政治舞台上的一场表演,很难改变实际的力量格局。 日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中国武统台湾省的时候,日本自卫队出兵干涉,那必将遭到中国的坚决反击。中国有足够的实力摧毁日本军事设施,围困美军亚洲军事基地,围点打援。美国军队若敢来支援,亚洲将成为美军官兵的坟场,美国的亚洲军事存在终究会成为消灭自己的诱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