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很多人奇怪,二战的时候,日本人都没打下中国,怎么会去轰炸美军的珍珠港,难道日

史鉴奇谈 2025-11-22 15:12:15

其实很多人奇怪,二战的时候,日本人都没打下中国,怎么会去轰炸美军的珍珠港,难道日本没有一个明白人?答案很讽刺:日本海军大部分人都知道日本打不过美国佬。   那为啥还要硬着头皮上?这得从1940年的局势说起。当时日本在中国泥潭里越陷越深,资源消耗跟漏了底的桶似的。   石油储备只够用半年,钢铁橡胶全靠进口,美国那边还搞了个禁运,掐着脖子不让运。   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在日记里写得明明白白:“与美国开战无异于自杀”,可他偏偏就是策划偷袭珍珠港的主谋。   山本这人经历特殊,早年在哈佛留过学,当过驻美武官,亲眼见过美国底特律的汽车厂流水线,知道美国的工业产能有多吓人。   他跟同僚说过:“美国工人能一边喝可乐一边造航母,我们工人得啃着窝头造零式战机”。这种差距不是靠武士道精神能填平的。   日本海军内部不是没反对过。军令部总长永野修身算过账:美国一年能造100艘航母,日本拼死拼活也就5艘。   开战半年后,日本海军将领们看着战报直冒冷汗——美国光1942年下水的航母就比日本现役的还多。这哪是打仗,分明是拿鸡蛋碰石头。   可当时日本已经刹不住车了。陆军那帮疯子天天喊着"南进",要抢东南亚的石油橡胶。海军明知道这是往火坑里跳,但陆军控制着政府,不同意就发动政变。山本被逼得没办法,才想出偷袭这招险棋,指望一仗打懵美国,逼着美国人坐下来谈判。   偷袭计划制定时,海军参谋们吵翻了天。大西泷治郎中佐(后来神风特攻队的创始人)拍桌子吼:"这是让帝国去送死!"可山本撂下狠话:“如果天皇批准,就算反对我也执行”。这种军国主义体制下,理智早就让位给狂热了。   更讽刺的是,偷袭珍珠港前三天,日本外务省还在跟美国假惺惺谈判。野村吉三郎大使在华盛顿装模作样递国书,而南云忠一的机动舰队已经在太平洋上全速前进。这种两面派操作,连参与行动的舰长都觉得恶心。   珍珠港得手的消息传回日本,举国欢腾。可海军省的统计员看着报表直哆嗦:炸沉的美国军舰都是老掉牙的,三艘航母根本不在港里。更要命的是,美国佬的船厂早就开足马力,新型埃塞克斯级航母像下饺子一样开工。   中途岛一战把日本海军的老底打光了。山本五十六的座机被击落时,他兜里还装着写给天皇的遗书,里面写着:“臣之罪该万死”。这时候日本人才明白,偷袭珍珠港不是胜利的开始,而是灭亡的倒计时。   最可悲的是普通日本士兵。他们被灌输"大和魂必胜"的鬼话,连美国有多少人口都不知道。有个被俘的飞行员傻乎乎地问:"你们美国人是不是每天都要吃牛排?"这种信息闭塞,在军国主义统治下太正常了。   战后解密的文件显示,日本海军早在1936年就做过推演:对美战争胜算不到10%。可军部把这些报告全锁进了保险柜。裕仁天皇看过报告后,只说了句"按既定方针办"。整个国家就像辆失控的火车,明知前面是悬崖,谁也拉不住刹车。   回头再看这段历史,日本偷袭珍珠港不是不懂利害,而是整个国家被军国主义绑架了。那些知道打不过的军官,要么被清洗,要么只能违心执行命令。山本五十六自己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明明知道必败无疑,还得亲手策划这场豪赌。   说到底,这不是军事决策,而是政治狂热的产物。当整个国家都陷入"八纮一宇"的迷梦时,理性早就没地方容身了。珍珠港的硝烟散尽后,留下的只有两颗原子弹的蘑菇云,和无数日本平民的眼泪。

0 阅读:0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