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格斗专家比尔德来到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训练场,他决定亲自给这群新兵传授格斗经验。然而,当进行到刺刀拼刺指导时,他却异常愤怒,甚至将在场的人员骂得狗血淋头。 咱们先得搞清楚,比尔德为什么会出现在这儿。 大家可能觉得,有钱人这时候不都该在后方捐捐款、搞搞演讲吗?比尔德是个异类。他是个天生的斗士。早在来海军陆战队之前,他就已经是格斗界的传奇了。他精通拳击、柔术、击剑,甚至还专门研究过古罗马角斗士的格斗技巧。 说到古罗马斗兽场,那可是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竞技舞台。就像咱们都知道的历史那样,公元72年建成的罗马斗兽场,那是真玩命的地方。角斗士们不仅仅是互相厮杀,还要面对狮子、老虎。那里的规则很简单:赢了活,输了死。那种原始的、野蛮的生存本能,正是比尔德想注入给这群美国大兵的东西。 但他在1943年的训练场上看到了什么? 他看到一群新兵拿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在那儿比比划划,互相试探。这一下刺过去,那一下挡回来,动作标准是标准,但在比尔德看来,这简直就是在坟头上跳舞。 比尔德当时就炸了。 他一把扯掉自己的外套,露出一身在那把年纪依然结实得吓人的肌肉。他冲进训练场中央,直接叫停了所有人。 “你们这是在干什么?”比尔德的声音像炸雷一样,“你们以为这是在跟女朋友调情吗?还是在参加体育比赛?” 这时候,有个愣头青新兵可能是不服气,或者是为了展示自己,挺着刺刀就做了个标准的突刺动作。 比尔德冷笑一声,指着那个新兵:“来,用你的刺刀捅我。照着这儿捅!”他拍了拍自己的胸口。 全场鸦雀无声。让一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去捅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头?这哪下得去手啊。新兵犹豫了,眼神开始飘忽,手里的枪也握不紧了。 就在这一瞬间,比尔德动了。 真的就是一眨眼的功夫,那个新兵手里的枪已经被缴了,人也被比尔德一个擒拿按在地上吃土。比尔德夺过那把枪,将刺刀尖狠狠地抵在了新兵的喉咙上。 那一刻,所有人都感到了刺骨的寒意。 比尔德站起来,并没有就这样算了。他指着鼻子把在场的所有人骂了个狗血淋头: “在战场上,没人会给你犹豫的机会!敌人不会因为你动作标准就放过你,也不会因为你心存善念就不杀你!当你面对日本人的时候,如果你还像刚才那样像个娘 们 儿一样扭扭捏捏,你会死!你们所有人都会死!” 这老头是真的急了。他是真的在为这群年轻人的性命着急。 他告诉这些新兵,战场不是体育竞技。 咱们现在看UFC,看着很刺激对吧?比如像是有着“女版小鹰”称号的塔蒂亚娜苏亚雷斯,那是顶级的摔跤高手。她在八角笼里统治力极强,哪怕是面对阿曼达比尔德这样的高手,也能用裸绞降服对手。 但是,兄弟们,UFC是有裁判的。塔蒂亚娜苏亚雷斯赢了,对手只是输了比赛,回去养养伤还能复出。甚至像她自己,克服了甲状腺癌和严重的膝伤,还能重回赛场。这是体育精神,是人类意志的赞歌,这很伟大。 可比尔德要教给海军陆战队的,不是体育精神。 在瓜达尔卡纳尔岛的丛林里,在塔拉瓦的滩头上,没有裁判,没有拍地认输。只有生,或者死。 比尔德当时在训练场上咆哮着:“把你们学的那些花架子都给我忘了!我不要你们拿分,我要你们杀敌!我要你们活着回来!” 他随后亲自演示了什么叫“杀人技”。没有多余的动作,怎么快怎么来,怎么狠怎么来。插眼、踢裆、锁喉,只要能让敌人瞬间丧失战斗力,什么招都能用。 他让新兵们两两一组,真刀真枪地对练。他要求每一个突刺都必须带着“要把对方捅个对穿”的杀气。 那天的训练场,气氛彻底变了。之前的嬉皮笑脸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肃杀的沉重感。 有人后来回忆说,比尔德那天骂得非常难听,甚至用了很多人这辈子听过最脏的词。但没有一个人恨他。相反,很多经历过太平洋战场惨烈肉搏幸存下来的老兵,晚年提起比尔德,都是满含热泪。 因为他们知道,是那个老头的脏话,救了他们的命。 在那个年代,美军之所以能在太平洋战场上硬刚日军的“万岁冲锋”,除了火力优势,单兵格斗能力的提升也是关键。比尔德把那种从古罗马斗兽场延续下来的、最原始的血性,重新植入到了现代军队的骨髓里。 比尔德在1943年发的那通火,骂醒了那群新兵。 “别指望敌人仁慈。” 这句话,放在今天这个波云诡谲的国际局势下,听起来依然振聋发聩。 有时候,我们缺的不是先进的武器,也不是完美的理论,而是一股子豁出去的血性。就像比尔德当年展示的那样:面对威胁,哪怕你手里只有一把刺刀,也要有敢于向死而生的勇气。 那个在训练场上暴跳如雷的老头,用最粗鲁的方式,传达了最深沉的爱护。他不想在阵亡名单上看到这些孩子的名字,所以他宁愿现在做个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