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一位妻子举报了自己的丈夫,最终导致丈夫悬梁自缢。这位丈夫就是当年举世

武某人 2025-11-23 15:23:35

1970年,一位妻子举报了自己的丈夫,最终导致丈夫悬梁自缢。这位丈夫就是当年举世闻名的导演顾而已。 顾而已独自走进奉贤郊外一间空屋,将腰带系在门框上。前一晚,他刚把大儿子送回城里,并塞了10块钱进孩子的口袋,没有留下只言片语。 孩子不知道,这笔钱是他父亲留给他的最后一份交代。第二天,家人接到消息时,顾而已已经离开人世。 此时,顾而已正在经历一场彻底的崩塌。他被贴上“反动文艺分子”的标签,连日批斗、反复审查。审讯者一次次要求他交代“对女首长的议论内容”,他始终支吾难言。他曾写下过剧评,也曾在小范围吐露对某些作品的批评,在那个时点,这些言语足以摧毁一个人。 真正令他绝望的,是那张熟悉的字迹——举报信的签名人,是他的妻子林佩玲。 林佩玲曾是他在戏剧团的同事。两人结婚多年,有子女,有共同的作品,也有难以调和的裂痕。文化风暴袭来之时,林佩玲在单位被要求“揭发问题人物”,在反复施压下,她交出了丈夫的名字与言论记录。 顾而已没想到最了解他的人,会亲手把他送上批斗台。他更没想到的是,那些曾为他鼓掌的观众,那些曾与他合作的同僚,也纷纷选择了沉默甚至疏远。 此前,他已屡次受到批评。在剧团的会议上,有人翻出他早年执导的剧本,指出其中“借古讽今”的隐喻。他的代表作《天罗地网》被指“思想暧昧”,他被剥夺导演资格,仅允许做些道具搬运。晚饭时,有人故意将他的饭碗摔在地上,无人理会他是否吃饱。 他没有争辩,只是在家中悄悄收拾起多年写下的笔记,将剧本草稿藏进破旧的棉被中。 他是戏剧界的名导。曾在1950年代执导《天仙配》,被誉为中国民间传说搬上银幕的先行者。他力求真实,亲自为演员示范动作。他认为,剧场不仅是娱乐的场所,也是人民了解现实的窗口。 他也在舞台上留下过《马前泪》《神笔马良》等作品,被称作能将民间情感与时代精神结合的“桥梁式导演”。 顾而已本名顾尔锜,1915年出生于江苏南通,少年时赴沪学戏。30年代,他在上海话剧界逐渐崭露头角,既演又导,擅长结构紧凑、人物动机清晰的剧作。新中国成立后,他调入上海电影制片厂,参与文艺创作。 他性格固执,不愿迁就。他的演员选角往往依自己的标准,拒绝走后门,这在某些人看来,是“不识时务”。而在他的理解中,这是艺术必须坚守的底线。 但到了1960年代末,这种“固执”变成了“顽固不化”。在一次关于剧团作品风格的讨论会上,他说:“作品要讲究逻辑,而不是喊口号。”话音未落,众人陷入沉默。几天后,他便接到约谈。 最终,当那张举报信出现时,他明白自己已无力挽回。告别儿子那晚,他没说一句责备的话。 1979年,顾而已获平反。他的子女参加追悼会时,剧院台上放着他生前常穿的工作服。他的电影重新上映,人们再次为他掌声雷动。 可他已听不到了。

0 阅读:45
武某人

武某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