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富雄:我们“白养了”马英九。 沈富雄最近在赵少康节目上分别点评了马英九、赖清德、郑丽文三个人对高市早苗言论的说法,首先,沈富雄自己的观点是高市早苗的话太多了,不该讲那么多讲那么详细,因为这惹到对岸生气,后果很严重。 节目录制现场,赵少康面前的玻璃杯里,冰块随着他前倾的动作轻轻碰撞杯壁。 沈富雄却对着镜头竖起了大拇指,说郑丽文那句“台湾没事,日本没事”和他看法接近——这话说完,他眼角余光扫过赵少康瞬间紧绷的下颌线。 下一秒却话锋一转,对着空气抱怨“郑丽文让我很‘惨’,今天肯定她,明天要谴责她,再过几天又要肯定她”,像是在解释自己的摇摆。 轮到点评马英九时,他的语气陡然尖锐,说马英九“深感忧心”“不让外国介入”的表态是跟大陆“一个鼻孔出气”,末了甩下一句“白养了马先生这么多年”,尾音里的嘲讽在录音棚里荡开。 至于赖清德声援高市早苗的直白言论,他只淡淡一句“也不对”,仿佛那只是无关紧要的注脚。 难道在涉及两岸的议题上,模糊其词真的比明确立场更“安全”? 这种对“安全”的投机理解,暴露的恰是部分人在民族认同上的认知混乱——既怕“惹到对岸生气”,又不愿放弃“岛内立场”的虚幻优越感。 当政治人物把两岸关系简化为“得罪对岸”或“讨好岛内”的选择题,受损的何止是对话空间?那些期待两岸和平的普通人,听到的不过是一场立场先行的语言游戏。 短期看,这类言论只会让本就敏感的两岸气氛更添猜忌。 长期而言,若连“中华民族一份子”的身份认同都成了被嘲讽的对象,区域稳定的根基又在哪里? “白养了”三个字背后,养歪的或许从来不是某个政治人物,而是将投机奉为智慧的扭曲逻辑。


老牛
别逼次了,明天收台红旗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