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5团团长受到批评,团长感觉批评过了,提出退出八路军回家。

银柳探影 2025-11-24 17:04:42

一日,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5团团长受到批评,团长感觉批评过了,提出退出八路军回家。他的要求获得了上级的批准,直到抗战取得胜利1年后,受老首长邀请,团长才再次出来工作,9年后被授予少将军衔。 白志文这个人,很多人可能没听说过,但他确实是1955年那批开国少将里的一位,河北易县人,满族镶白旗,1903年10月出生,1986年4月在保定去世,活了83岁。他家祖上清朝时候还算有点地位,父亲是正五品官,靠皇粮过日子。辛亥革命一闹,清朝没了,家里一下子就败落了。1924年还赶上洪水,全家流离失所,两个妹妹卖给别人当丫环,他自己跑陕西投了西北军,当兵混饭吃。那时候军阀部队乱七八糟,士兵待遇差,他干了几年,接触到一些进步人士,像郭子明这些人,给他讲十月革命,讲工农红军,他觉得这才是出路。1929年26岁那年,直接参加湖北大冶暴动,加入红军,同年入党,从此就一条路走到底。 加入红军后,他从基层干起,先是红五军第五纵队教导队中队长,带新兵训练。1930年4月打阳新县,冲锋时候右大腿中弹,贯穿伤,肿得老粗,没药,卫生员拿刀割开口子刮脓,还用布条拉锯式清理,他硬是没吭声,两个月后拄拐又归队。部队后来并入红三军团,他当上第五师第十五团一连连长,跟彭德怀他们转战鄂豫皖、湘鄂西,奇袭汀泗桥,两次打长沙,负伤好几次,升得快,从连长到团长、副师长。长征时候,他随红三军团主力走,完全程翻雪山过草地,掩护突围,战斗多得数不过来。到陕北后,当补充第一师师长、陕北独立第一师师长,保卫根据地。七七事变后,红军改编八路军,他先在河防线上,负责延川延长段黄河防务,防日军西渡,后来留守兵团成立,当警备第五团团长,政委是李赤然,两人搭档几年,打退不少敌伪进攻和土匪,守住了清涧到延长那片河防线,贡献不小。 说到标题这事,就发生在抗日相持阶段,大概1942年左右,警备第五团有些工作出了点问题,上级点了名批评。留守兵团司令员萧劲光主动担责,但还是让白志文写检查。他觉得这批评太过头了,不愿意写,直接打报告申请离队回家。上级做了工作,他坚持,组织就批准了,让他脱军装,回延安附近当老百姓,种地过日子。他也没走远,就在边区,自食其力。老首长几次找他劝,他都不肯回队,一直在家待到1945年日本投降。 抗战赢了,全国都松口气,可没过一年,国内形势又变了。1946年,老首长又去找他,说前方需要老同志,他这回答应了,重返部队,当冀晋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后来北岳军区也管过,参加解放战争,打华北战场。新中国成立了,他先当石家庄军分区司令员,后来河北军区副司令员,负责训练部队,保一方平安。1955年大军区评衔,他授少将,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全拿了。1962年旧伤复发,大腿疼得厉害,就离休了。离休后住在保定,还经常写回忆材料,整理长征和河防那些事,留下一堆手稿。1980年代定副兵团职待遇,一直到1986年去世。 这事说起来挺特别的,那时候部队纪律严,但也讲人性化,他觉得委屈就回家,上级批准了,没硬留,也没处分。后来形势需要,又请回来,继续干大事。这在当时的环境下,说明组织对他还是信任的,他本人打仗有本事,资历老,长征干部,河防守了好几年,没出大纰漏。离队那几年,他没沾光,也没闹事,就老实种地,等机会。回来后干得也好,没耽误贡献。这样的例子不多见,但正说明那时候干部关系比较实在,不像后来有些事那么复杂。白志文这人,从旧军队过来,能走到少将,靠的就是实打实打仗,负伤多,升迁稳。标题这事听着像脾气倔,但放在大背景看,也没什么大不了,抗战那么苦,大家都憋着一股劲,偶尔顶撞两句,过去了就过去了。总之,他一生参加革命50多年,从红军到解放军,经历全了,最后安稳离休,算得上圆满。

0 阅读:403
银柳探影

银柳探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