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650年,徐茂公带孙子山上打猎,趁孙子进入密林深处时,徐茂公命人放火烧林

千浅挽星星 2025-11-24 20:05:25

[微风]650年,徐茂公带孙子山上打猎,趁孙子进入密林深处时,徐茂公命人放火烧林。众人惊呼:“您的孙子还在里面!”可徐茂公却头也不回地转身离开了,没想到,晚上孙子居然回家了,徐茂公大哭:“天要亡我徐家啊!”   在那长安城的深夜,英国公府的大门被敲响时,守门老卒的魂都快吓飞了。   这就不是活人能回来的样子,十八岁的徐敬业站在台阶下,哪里还有白日里世家公子的风度,此时的他浑身焦黑,衣服成了破布条,血水混着黑灰往下淌。   更可怕的是他那一脸满不在乎的咧嘴笑,这小子兴奋地跟吓瘫了的仆人比划,说自己是如何在大火封山时,急中生智剖开了战马的肚子,硬是钻进血淋淋的马腹中才躲过了那场大火。   满府上下都在庆幸小公子大难不死,唯独那一手策划了这场死局的老人——徐茂公,此时却瘫在太师椅上老泪纵横。   他盯着眼前这个还在嚷嚷着饿坏了要吃饭的孙子,绝望地悲呼:“这真是天意啊,老天爷这是注定要灭绝我徐家满门!”   旁人只道是老爷子受了惊吓说胡话,殊不知这一刻,徐茂公那一贯精准的看人眼光,已经透过孙子的肉身,看见了徐氏一族未来尸山血海的结局。   要读懂这把火为何而放,得先看徐茂公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位于乱世中屹立不倒的三朝元老,活得就像只时刻收着爪牙的老狐狸。   想当年唐高宗为了立武昭仪为后的事儿,六神无主地来问他意见,那是多烫手的山芋?换个臣子可能就要引经据典去劝谏或迎合了,可徐茂公怎么说的?   他把皮球踢得滴水不漏:“陛下,这本就是您的家事,何必问外人呢?”就这么一句轻飘飘的“家事”,既全了君臣情分,又避开了政治漩涡,那份自知之明和谨小慎微,是他保全家族富贵的看家本领。   偏偏老天爷跟他开了个玩笑,赐给他这么个孙子。   这徐敬业,简直就是徐茂公的反面,这小子才十几岁,身上那股子“邪气”就盖不住了,别的将门虎子顶多是勇猛,他却是从骨子里透着诡诈。   之前天下乱得不行,这小子领兵去镇压叛乱,怎么打的?他不带大军,就带两个随从直接闯进敌营大帐。   就在那一刀下去脑袋就要搬家的时候,他能面不改色地扯谎,说朝廷几十万大军已把此处围成铁桶,投降是唯一活路,敌军主帅居然真就被这空城计给唬住了,乖乖缴械。   消息传回京城,人人夸这少年有勇有谋,唯独徐茂公听完直摇头,眉宇间尽是忧色——这种把兵法中的“诡道”用到极致,视规则如无物且行险侥幸的心性,放在太平盛世,那就是惹祸的根苗。   650年的那个清晨,老爷子一反常态,非要拉着平日里并不亲近的孙子上山,等到了密林深处,那只野獐子窜了出来,徐敬业果然按捺不住少年的狂性,一夹马腹就冲进了树林深处。   徐茂公看着那背影,脸上哪还有慈祥,只剩下冷漠,他没有半分犹豫,甚至当下属惊恐地提醒“公子还在里面”时,还冷眼喝令封山放火。   顺风而起的大火瞬间吞没了山林,老将军在那一刻与其说是在杀孙子,不如说是在试图烧掉附在家族身上的一颗毒瘤。   那天的大火烧了整整一天,徐茂公策马回府时背影僵直,他在等一个徐家断臂求生的结果,可他千算万算,没算到这孙子是个命硬的“妖孽”。   徐敬业不仅回来了,还用那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方式——藏身马腹——逃了回来,这种在生死关头能对坐骑下手、极其冷静又残忍的求生手段,恰恰印证了徐茂公最深的恐惧:此子心术不正,胆大包天且命不该绝,日后必成大患。   老爷子的眼泪,哭的不是孙子的幸存,而是家族注定要到来的毁灭。   命运的齿轮在这里完美咬合,那场火没烧死的人终究引燃了更大的战火,公元684年,就在徐茂公病逝、李治驾崩后不久,早已按捺不住野心的徐敬业,正如他祖父当年所预料的那样,打着匡扶李显的旗号起兵造反。   面对武则天这个连他爷爷都要小心应对的铁腕女皇,徐敬业的那些小聪明彻底失灵了,他那集结起的十万乌合之众,在朝廷正规军的三十万铁蹄下顷刻瓦解。   正如那一夜徐茂公预见的那样,徐家这棵大树被连根拔起,不仅全族覆灭,就连徐茂公自己也没逃脱死后被掘坟鞭尸的惨烈下场,一代智囊算计了一辈子,终究没能算过这一脉相承的因果。   参考来源:光明网 徐茂公是如何从“纯臣”变“滑头”的

0 阅读:2198

评论列表

中国战士

中国战士

5
2025-11-25 19:11

从古至今,中国有多少人家逃不了灭族命运

大漠孤烟

大漠孤烟

4
2025-11-25 17:43

徐敬业,算不算唐第一个造反的人

用户66xxx63

用户66xxx63

3
2025-11-25 23:25

唐朝造反第一个的李世民,没有争议的

h10007 回复 11-26 00:44
李渊

千浅挽星星

千浅挽星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