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张学智向弟弟张学友借600万还债,没想到,张学友公开说:“我和张学智断绝关系,他的债务跟我无关。”父亲葬礼上,20年不来往的哥哥,看都没看张学友一眼,直接走人! 香港歌坛的“歌神”张学友,唱出多少动人情歌,可自家兄弟间那道赌债深渊,却让血脉亲情碎成冰渣。1994年,哥哥张学智欠下600万巨债求弟弟救急,谁知张学友一纸声明砸碎一切:“我和张学智断绝关系,他的债务跟我无关。”二十年后,父亲葬礼上,兄弟重逢却如路人,冷眼相对直接走人。这背后,藏着多少家庭隐痛和无奈抉择? 张学友是华语乐坛的顶梁柱,唱了上百首冠军歌,巡演场场爆满。可这光鲜背后,藏着一段让人叹气的家事。说到底,赌博这玩意儿,毁人不倦,尤其在香港那个灯红酒绿的地方,一不留神就拖垮一家子。张学友1961年生在香港一个海员家庭,爸妈从内地逃港,日子过得紧巴巴。父亲张作琪当水手,一年到头飘在海上,工资三千来块港币,回家就爱泡赌场,输光了就发脾气。母亲操持家务,省吃俭用养活三兄妹,张学友排行老二,上头哥哥张学智,下头一妹。 小时候,兄弟俩跟着爸沾染赌瘾。张学智作为长子,更受影响,早早辍学去码头打零工,工资多半进赌桌。张学友不一样,他对赌博没兴趣,喜欢哼歌,母亲省钱给他买把破吉他练手。1984年,23岁的张学友参加歌唱比赛,一曲《大地恩情》拿冠军,出道签约,1985年首张专辑《Smile》就卖疯了。哥哥呢?那几年赌债越欠越多,动不动找弟弟要钱。张学友刚红,收入有限,还得补贴家用,母亲夹中间劝,哥哥表面答应改,背地里照赌不误。 张学友红得快,1986年《遥远的她》让他稳坐新星位,1988年《每天爱你多一些》入围金曲奖,收入翻番。可哥哥的赌局也越玩越大,欠了十来万就上门,张学友咬牙还了。1990年,又是百万债,这次追债人堵到录音棚,嚷嚷要见“天王弟弟”。张学友中断工作,掏支票清账,还安排哥哥进公司当助理,月薪五千,想让他正经干活。结果呢?哥哥上班没几天就溜,工资全扔赌场。张学友看在眼里,劝了又劝,母亲也哭着求,可张学智赌瘾上头,哪管这些。 到1993年,张学智在澳门豪赌,先赢两百万,手气正旺,转眼运气背,全吐回去,还倒欠六百万高利贷。这笔钱在天文数字,债主是道上人,带刀上门。张学智躲弟弟家,门外砸门声不断,母亲开门求情,债主推开直奔张学友书房:“你哥欠六百万,三天还清!”张学友放下笔,签支票还了,但脸拉得老长。母亲跪地求他别生气,张学智抹把脸接钱,匆匆出门。没几天,债主又围演唱会彩排,拉横幅喊口号,媒体蜂拥,闪光灯晃眼。张学友推开人群,上车时铁青脸。 忍无可忍,1994年,张学友买报纸头条,刊声明:“本人张学友与兄长张学智自此断绝关系,其个人债务与我无关。请勿骚扰。”黑体字醒目,一出街头巷尾炸锅。舆论骂张学智像吸血鬼,压榨弟弟。张学智看到报纸,气得撕碎扔垃圾桶,从此离家,音讯全无。张学友呢?继续工作,推出《吻别》,红遍亚洲,巡演千万收入。可那年,他眼底多丝疲惫,采访总避谈家事。 时间一晃,2002年,张学友对媒体说,不知哥哥死活。那几年,他专注音乐,拿Billboard亚洲最流行歌手,时代周刊亚洲影响力50人。2007年2月16日,父亲张作琪因病去世,享年75岁。张学友低调操办丧事,在沙田宝福纪念馆,灵堂白幔香烛,亲友齐聚。母亲倚椅拭泪,张学友点长明灯,指挥布置。下午,哥哥张学智推门进来,花白头发,旧中山装,径直走向灵柩,鞠三个躬,转身往侧门走。 葬礼继续,兄弟间座位空荡荡,从此,再无音讯。张学智后来听说在内地改掉赌瘾,日子平淡。张学友偶尔被问,只说“过去了”。

农人语
拿张家辉的照片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