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日本人这几天特别高兴,他们发现日本各大热门景点人少了七成,日本人说,中国人这

山寒客半青论世界 2025-11-26 12:01:10

网传日本人这几天特别高兴,他们发现日本各大热门景点人少了七成,日本人说,中国人这些天不来日本,日本一下子变得舒服了! 这话听着就让人心里不是滋味。 咱们带着真金白银去消费,把对方的商圈、景区撑得热热闹闹,到头来反倒成了人家眼里的 “负担”,这背后其实藏着日本社会对中国的真实态度。 日本内阁府今年公布的外交舆论调查给出了明确答案,这项做了 40 年的权威调查显示,超过八成日本民众对中国没有亲近感,比例创下历史新高。 1800 名 20 岁以上的受访者中,83.1% 的人对中国缺乏好感,认为中日关系不好的比例更是高达 84.5%,而觉得两国关系良好的人只有 5.3%。 更值得深思的是,有日本学者直言,中国游客从 200 万增长到 2000 万的过程中,部分日本人产生了抵触情绪,这种情绪甚至被一些媒体刻意放大。 可事实是,中国游客早就成了日本旅游业的 “顶梁柱”。 2025 年前 9 个月,748.7 万中国游客赴日,占外国游客总数的 24%,人均花费 1.6 万元人民币,是欧美游客的 2.3 倍。 东京银座的中文导购、大阪心斋桥的中文吆喝、北海道滑雪场的中文术语教学,这些都是咱们消费力带来的便利。 去年一年,中国游客在日消费就达 1.73 万亿日元,撑起了核心商圈三四成的销售额,可即便如此,仍难换来对等的尊重。 如今中国游客订单大量取消,日本旅游业瞬间陷入焦虑。北海道的酒店接连收到取消通知,小樽市的纪念品店主直言 “冬天没中国游客就完了”,爱知县的宾馆经营者哀叹这是 “异常事态”。 据测算,这波游客锐减可能让日本损失 2.2 万亿日元,相当于 1007 亿元人民币,拖累其 GDP 下降 0.29%。一边是部分日本人嘴上说着 “舒服”,一边是旅游从业者的集体恐慌,这种矛盾恰恰暴露了其真实心态。 其实咱们完全没必要热脸贴冷屁股,祖国的大好河山足够逛一辈子。想看成片的红叶,不用远赴京都,北京香山的红叶漫山遍野,层林尽染; 想感受海岛风情,不必飞往冲绳,海南三亚的碧海蓝天、福建厦门的文艺小巷,同样能让人放松身心; 想体验冰雪乐趣,不用扎堆北海道,黑龙江哈尔滨的冰雕大世界、吉林长白山的粉雪滑雪场,丝毫不输国外。 从新疆的大漠戈壁到江南的小桥流水,从西藏的雪域高原到广东的岭南风情,96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一处都藏着独特的风景。 旅行的意义是为了收获快乐与尊重,而不是看人脸色。 当超过八成的日本人对我们缺乏亲近感,当我们的消费被视作负担,这样的旅行早已失去了原本的价值。 不如把目光收回国内,既不用忍受长途跋涉的疲惫,也不用面对莫名的偏见,在自家的土地上安心畅游,感受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这才是最舒心的旅行选择。

0 阅读:35

猜你喜欢

山寒客半青论世界

山寒客半青论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