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茂:我当过首相所以我最清楚,没有中国,日本根本不可能存在 如果说日本政坛最

飞天史说 2025-11-27 10:19:35

石破茂:我当过首相所以我最清楚,没有中国,日本根本不可能存在 如果说日本政坛最近有什么能让人瞬间清醒过来的话,大概就是石破茂在东京那场演讲了。堂堂前首相,直接点出“日本的发展离不开与中国的务实合作,这是基于现实的必然判断”。 这话说得不绕弯子,不藏着掖着,像一把刀子捅进了日本自以为是的心口。现任高市早苗最近因为台湾地区问题掀起了一阵风浪,整个日本政坛都陷进了对华强硬的情绪里。 这个时候,石破茂站出来,不是为了讨好谁,而是提醒日本别把自己逼进死胡同。 石破茂的底气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日本经济对中国存在高度依存。别看日本在全球高科技产业里风风火火,背后不少关键供应链与中国紧密相连。你去日本超市逛一圈,冷冻蔬菜、加工海鲜、调味品中,中国产的占比相当高。 石破茂用“关键支撑”来比喻中国对日本部分供应链的作用,这不是夸张,而是现实。粮食、稀土、医药,这三样东西,日本对外部供应的依赖度很高,中国是其中重要供应方。 粮食安全就不用多说了,日本本地耕地有限,粮食自给率不足,大量依赖进口。稀土更是高端制造的“发动机”,丰田的新能源车、三菱的精密设备,所需稀土加工材料若供应链出现波动,将严重影响日本工厂生产。 还有医药,日本医院里用的部分消炎药、抗生素,其原料药有相当比例来自中国。一旦中日关系“翻车”,日本老百姓最先感受到的,就是民生领域的连锁影响。 别看政府这些年喊着“供应链多元化”,但受限于资源禀赋、成本等因素,短期内难以找到全面替代方案。现实就是这么扎心。 石破茂话锋一转,专门回顾了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历史。上世纪七十年代,日本政坛能看清国际大势,主动顺应历史潮流,才有了今天的中日互通。 每一届日本政府都牢牢记着一条: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日本必须谨慎对待。石破茂点到了高市早苗的敏感言论。 此前高市早苗在国会将“台湾有事”过度关联日本安全,明里暗里都想往对抗上靠。石破茂没有直接批评她,但他的意思很明白:日本不能拿国际法当儿戏,更不能靠“国内表演”来决定外交大事。 中日关系的底线很清楚,一个中国原则不能动摇。这不是中国的“强压”,而是日本几十年来摸爬滚打出来的外交智慧。 田中角荣、安倍晋三,无不是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处理中日关系,谁也没敢越过这条线。高市早苗想挑战底线,等于把日本自己往火坑里推。 其实,石破茂不是“亲中派”,更不是在为中国说话。他说这些,其实是为日本自己着想。作为老资格的防务专家,他明白一个道理: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绑在一起,光靠对外强硬没用。 日本这几十年一直在美日同盟和中日经济之间寻求平衡,时常陷入两难。石破茂的发言,就是想把日本从情绪化的政策里拉出来,不要只顾着追美国的步伐,也要想想自己的饭碗在哪。 他一方面帮日本政坛“降温”,让对中国的极端言论别太放肆;另一方面也给中国递了个信号,告诉中方日本不是“一根筋”,有理性、懂现实的人在。 还有一点,就是提醒美国,日本有自己的利益,并不是美国说什么就跟着做什么。 像他这种现实主义者,懂得什么叫“利益最大化”,不会为了意识形态把国家带沟里去。日本要想长远发展,得靠和中国的合作,而不是和中国对着干。 放眼历史,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时,两国贸易额只有十亿美元左右,2024年已突破3500亿美元,翻了三百多倍,人员往来也在疫情后逐步恢复常态。 日本每一个普通人其实都感受到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有人说,中日关系紧张日本没什么损失,这话说得太轻巧。真要闹僵了,从超市到医院,从工厂到家庭,受影响的都是最普通的日本人。 石破茂这番话,虽然在日本政坛显得有点孤独,但他确实说出了大实话。现实就是,脱离与中国的务实合作,日本的稳定运转将面临诸多挑战。 石破茂的提醒表面上是对部分强硬派的劝诫,其实也是在给整个东亚地区敲警钟。只要中日关系稳定,整个地区才能安稳。 日本要想过安生日子,最该守住的不是谁的面子,而是基于利益的务实合作底线。道理简单,做起来却考验真正的政治家智慧。 参考资料:石破茂:没有与中国的关系,我们的国家还能成立吗?2025-11-26 18:52 京报网

0 阅读:926
飞天史说

飞天史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