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瞬间,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BBC的直播间,对面坐着那个逃犯,高志凯就那

世墨墨 2025-11-27 11:41:09

那个瞬间,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BBC的直播间,对面坐着那个逃犯,高志凯就那么平静地告诉他:你回香港,必被法律制裁。这话一出口,现场一下就静了下来。   在一些西方媒体精心布置的访谈里,罗冠聪常常被塑造成一个反抗体制的悲情角色。这种叙事很能调动情绪,也很容易让法律的严肃性被悄悄忽略。但高志凯的出现,直接打破了这个预设好的场景。 当主持人抛出关于香港国安法的问题时,高志凯直接摊开了司法管辖权的基本原则,直接把罗冠聪拉回到了一个无法回避的身份上:一个被香港警方通缉、身负多项指控的刑事案件嫌疑人。   把时间线拉开看,这种投机者的特质就更加清晰。   2019年8月,正当香港街头混乱、年轻人被鼓动占据机场的时候,作为其中一名煽动者的罗冠聪,却已经坐上了飞往纽约的飞机,准备去耶鲁大学读书。他的社交媒体上还在号召别人坚持,但他本人已经先行离开。   这样的选择不止一次。2020年3月,美国疫情开始失控,他又迅速飞回香港。等到香港国安法落地前夕,他嗅到了真正的法律风险,又一次抛下同伴,连夜逃往英国。   这几个关键的时间点串在一起,一个机会主义者的轮廓就清楚地浮现了。每一次当法律的界限逼近,或个人安全可能受影响时,他总是跑得最快的那一个。   香港保安局局长邓炳强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行为是靠着牺牲他人的代价来换取自己的政治资本。那些被他鼓动的年轻人,很多都留在了香港面对法律的裁决,而他却在海外过着另一种生活。   高志凯在对话中那句冷静的“必被制裁”,之所以显得有分量,正是因为它背后有实实在在的法律行动做支撑。   7月3日,香港警方国安处宣布,悬赏百万港币通缉包括罗冠聪在内的八名外逃人员。这份通缉令,才是高志凯真正的底气。只要罗冠聪踏上中国的土地,等待他只会是法律的审判。   所以罗冠聪其实被困住了,他在西方的价值,直接与他作为“反华符号”的曝光度挂钩。他必须不断地参加活动、发表演讲,才能维持自己的庇护和关注度。 但这种价值正在流失,他一次次地“先走一步”,早已让不少追随者感到失望。随着国家法网的不断收紧,他的政治能量也在被快速消耗。   这场直播对话的意义,或许超出了事件本身,它展现了一种应对外部质疑的新方式。   过去,我们可能更习惯于反复解释和辩驳。但现在,像高志凯这样的人,能够直接把历史文件、具体的法律条文和客观数据摆到台面上,用事实说话。这种沟通方式,清晰、直接,也更有力量。   说到底,那场直播揭示了一个简单的事实,一个背叛自己国家和故土的人,无论跑到哪里,结局其实早已注定。等待他的,无非是两种可能,要么在监狱中服刑,要么在流亡中终老。   笔者认为,对于这个结局,也许我们确实不需要过多的情绪渲染,只需要像高志凯那样,平静地把这个事实讲出来,就足够了。 信息来源:《乱港分子罗冠聪被新加坡拒绝入境,李家超:特区政府将尽一切可能追捕罪犯》,环球网,2025年9月30日。

0 阅读:90

猜你喜欢

世墨墨

世墨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