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11月25日报道,甘肃一7旬老人被判“脑死亡”,可子女不信邪,花4万包了辆救护车,跨越1800km,将老人送到西安大医院,到医院时老人已出现脑疝,女儿当场表态:我不想这样再把妈妈拉回去,请你再试试。最终,老人恢复自主意识,医生说:是家属的坚持,为我们创造救人的可能。 刘老太今年75岁,上个月在家里突然剧烈头痛,家人慌忙把她送到当地医院检查,CT一出来,全家都傻了,颅内出血高达120毫升,还伴随脑疝,一侧瞳孔已经散大。 医生尽力抢救后,却无情地告诉她的子女:“初步判断,你们妈妈脑死亡了,救治希望不大,你们做好心理准备吧。” “脑死亡”三个字像一记重锤砸在老人儿女心上,但兄妹仨没打算轻易放手,他们一致认为:“妈辛苦一辈子,不能就这么走了,就算希望只有万分之一,我们也得试试。” 虽然亲友劝他们理智点,长途转运风险太大,1800公里路程可能撑不住,救护车和治疗费用也不少,但兄妹仨坚定地说:“钱没了能再挣,妈没了就真的没了。” 他们火速联系了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医院了解情况后同意接收,并开通了绿色通道,兄妹仨包下了配备呼吸机和专业医护的救护车,11月中旬的北方寒风刺骨,救护车从敦煌出发,一路经过酒泉、兰州,向西安疾驰。 为了防止颠簸导致二次出血,司机格外小心稳行,医护人员每半小时就检查一次生命体征。 原本18小时的路程,走了22小时,终于把病人安全送到西安。 抵达医院时,刘老太完全依赖呼吸机,生命体征极不稳定,医生回忆,当时看到病人情况也心里一紧,但女儿红着眼眶恳求:“医生,我们跑了1800公里才到这里,不想再这样拉回去,请你再试试,不管结果怎么样我们都认!”这份执着让医生动容。 医院立即组织神经外科、麻醉科等多学科专家会诊,虽然病情危重,但75岁的生理性脑萎缩为脑组织提供了些许代偿空间,并非完全不可逆。 当天晚上,医生为老人实施开颅血肿清除和肿瘤切除手术,持续五个多小时,兄妹俩守在手术室外,不吃不喝,不停念叨:“妈一定会没事的。” 手术后前三天,刘老太仍没有自主意识,子女轮流在监护室外守候,每隔几小时看一眼就觉得有坚持的动力,奇迹终于在第四天清晨发生:护士帮她擦脸时,她的手指轻微颤动,下午,她慢慢睁开眼睛,认出了儿女,眼眶立刻湿了。 术后一周,老人脱离呼吸机,能自主呼吸,半个月后已经能简单回应,精神越来越好。 如今,刘老太不仅脱离生命危险,还能坐起来,生活基本自理,只需定期复查,主治医生感慨:“很多时候,危重症患者的救治需要医患同心。如果家属当初放弃了,老人就真的没救了。是他们的坚持,为我们创造了救人的可能。这才是我们医疗存在的真正意义所在吧!” 这件事在网上引发热议,网友纷纷点赞:“真正的孝心,不是说说而已,是愿意拼尽全力”“1800公里的坚持,不只是距离,还有生死的跨越”“医学有边界,但爱和坚持没有,这就是奇迹的来源”。 这场生命奇迹背后,是子女的坚守与医生的担当,它告诉我们,面对看似无解的医学结论,多一份坚持或许能迎来转机。 为人子女,父母在,家就在,那些为父母拼尽全力的瞬间,将成为人生最珍贵的记忆。 希望刘老太早日完全康复,也愿这份孝心和坚持,能温暖更多人。 对此你怎么看? 信源:都市现场

用户10xxx70
点赞👍
利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