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悲催了!根据澎湃新闻的报道11月20日上午,51岁的武汉一男子老胡独自居住在酒店,突然觉得身体不适,身边有没有什么药物。 于是,老胡打电话联系朋友帮忙送药,朋友按照老胡的要求到达指定酒店,但是,当朋友到达前台,请求帮忙查询老胡的住客信息时,因为不知道老胡的全名遭到前台服务员的拒绝。 朋友自己眼看自己进不去了,只好将药品就在前台,让前台工作人员代为递送。 可是,前台工作人员不仅没有主动联系老胡,而且,也没有排查异常。 不幸的是,五个小时后,保洁阿姨在打扫卫生时发现老胡已经去世。 悲剧发生后,酒店工作人员回应称,未被告知病情,按照常规方式处理。律师则表示,酒店没有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可能要承担次要责任。 网友看到后评论说,别昧良心为酒店开脱了——谁都知道药品关乎生命健康,而酒店前台的死板和麻木而导致了顾客丧失了生命,酒店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还有的网友说,这种情况酒店肯定有义务送药啊,已经告知有病情,药都放前台了! 服务不能只有“流程”,却没有“温度”。酒店以“隐私保护”“常规操作”为借口,却忽略了“送药+联系不上住客”本身就是异常信号——生命面前,有时候“多查一步、多问一句”的主动,远比机械地执行规则更重要。 “义务”之外,还有“责任法律规定,酒店有安全保障义务,但更重要的是:当他人的生命可能陷入危机时,“有没有义务”不应该是唯一的衡量标准,“能不能帮一把”才是对服务本质的考验。 从送药被拒到5小时无人跟进,暴露的是服务行业对“异常情况”的迟钝——很多悲剧,往往是“没人多想一步”的惯性酿成的。 这不仅仅是一起个案,更是对所有服务行业的提醒:规则是底线,但善意和警觉,才是避免悲剧的防线。 大家觉得呢?欢迎大家评论区讨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