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底要不要离职‼️今天公司倒闭了吗❌ ⚫离职之前,我和部门的小伙伴们曾有个群聊,名称叫做:今天公司倒闭了吗?
🉑那时候我们心里最深刻的想法便是:老板你做个人吧,我也想做个人。
🔴入职没两个月,就被公司老总和部分领导间的矛盾逼得躺平,说话做事全都得揣摩上意,做的太好或者太不好都不行,清澈的愚蠢和隐藏的聪慧之间必须拿捏好那微小的平衡感,无休止的鼓励加班,朋友圈的阴阳人横行,组内的同事全都苦不堪言。
🚫渐渐地我就发现,大家都不想做,每天一坐到工位上就感到乏力和痛苦,却也一直在犹豫和纠结是否要离开这个工作岗位,毕竟大环境和现实催生着每个人的焦虑感,冲突一直在内心反复进行。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究竟如何让自己做出是否需要离职的判断呢?
✅看看自己是不是在付费打工
付费打工的意思就是,我们在这里挣到了一块钱,就要花掉多于一块钱的成本去平衡自己的情绪,比如因为工作不顺心而要去买买买,要去吃好吃的,要去喝咖啡喝奶茶而进行的情绪性进食和消费,这种情况下,是一个可以选择离职的好契机。
✅做一张表格
让自己不借助任何参考的情况下,用一张白纸和一支笔,来对自己未来1-2年(不要超过这个数)的职业生涯做一个发散性思考。表格第一列是计划,第二列是可操作性。比如你计划在这里想完成XX项目,涨薪500,认识几个朋友等等,结果你发现可操作性比较低(你可以使用分数和权重进行量化,总分低于60分的话)那么你可以做其他的考虑了。
✅轻视想象的困难,重视现实的困难
心理学通常会将困难分为现实和想象的困难两种,而大部分情况下让我们感到焦虑的其实都是想象中的困难,即它还没有发生,就被我们“创造”了出来。“万一老板……”“万一明天项目……”“万一我被老板……”这些都会让我们陷入更多的内耗当中而产生职业倦怠。所以,及时的评估脑海里出现的困难是不是现实中的,如果是,及时想办法解决它,如果不是,就随它而去。
🉐当然,大环境之下很多人都有自己的不得已和不得不,期待你们都可以用在现实中找到可以抚慰自己的方式。
🈶有姐妹们想来分享你的职业倦怠吗?
❇️我在吃瓜第一线等你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