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局长在记者追问下长叹气# 污染的企业老板笑嘻嘻,即使面对央视的焦点访谈栏目的采访,镜头前也仍然理直气壮。而当地的生态环境局长,心情复杂,一路长叹气。什么时候污染农田变得理直气壮了?什么时候明知企业违法却不敢采取行动了?这巨大的反差,让观众也看的是目瞪口呆。
在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企业的美女老总感觉上进非常光荣,在接受采访时都禁不住笑了出来。她没有说重金属污染千亩农田的事,却在不断的强调:我们基本上每年要交大几千万的税收,所以从税收贡献和经济贡献上已出大力。德先生真的想问一句,那么那些农户的主人怎么办?被污染的农田很多年都无法种庄稼,这个损失怎么办?污染环境需要百年千年来修复,这个损失怎么办?
当记者的镜头一转,问向了江西省抚州市金溪生态环保局熊局长,他却是一脸愁容。“灌溉渠是冲毁的,正常污水不走这里的”也就是说局长早知道,已经有着污染这回事。在记者的追问下,污染农田应当有很长时间了。局长长时间的沉默,最后长叹一声:到时候先了解一下看一下。后来记者问如何去补救呢,局长只能无奈的说,我们也不知道,我们只是揭示风险,企业自己想办法。
用生态污染换取经济发展,在过去也曾经干过,后来发现绝对不划算。即使现在得到的税收,将来可能要付出10倍百倍的成本才能修复回来。而受损失的农户补偿也很难被落实,这个账应该每人都算得过来,为什么在这里就没人算这个账呢?
现在世界形势还不稳定,粮食的价格越来越高。我们将粮食安全放在了最高安全级别,但是这千亩农田毁坏之后,不仅仅是10年有可能乃至几十年都无法再种庄稼。如果来上这么百十家千十家企业,我们想想我们的粮食安全靠谁来保障?
不要算小账要算大账。既然有着环境保护的职责,那就勇敢的去执法吧。千秋万代的绿山绿水,那才是我们想要的。这种重金属污染企业还不肯花成本去治理,早晚受害的还是本地的民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