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名家精讲# 刘备与刘邦刘秀的比较 刘备不爱读书,这一点与刘备很像,可能也是偶像崇拜的力量,心中偶像不读书能成就大事,我也学偶像一言一行。可是你可知偶像晚年后悔没有早读书?再说人家刘邦少时是没有条件读书,而你是有条件不好好读书,能一样?刘邦晚年最起码还做的过一首大风歌,万古流传,刘备一生始终没有在读书上有所进步,在不断学习进步上,这一点不如刘邦。 刘备喜欢狗马、音乐、美衣服,这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没有富二代的命,却有纨绔子弟的心。 刘邦起义的时候是因为反暴秦,依靠的广大受苦民众起家,得到农民的相应。而刘备属于皇室子弟,这一点决定了他站在农民起义的对面,这样脱离了广大群众基础。后世朱元璋一个碗起家,比刘备还落魄,但依靠广大群众,最终成就霸业。再说大汉中兴东汉之主刘秀,他也是汉室宗亲,但是他发对的是名不正言不顺的王莽新朝,得到士族的拥戴,人家起义得一个名字,名正言顺,刘秀也成就帝业。而刘备呢,不能站在农民起义角度,这样就脱离广大民众,而本身是皇族又不能反叛朝廷,这样就很尴尬了。 刘备站在了镇压起义的角度,通过军功而立业。而朝廷昏庸,失去对诸侯的制约,原有的天下变成现存的诸侯的争霸,就是说蛋糕基本已经被诸侯瓜分的差不多了,后面只是在他们中间的争夺。 刘备起点低,没有曹操诛杀董卓的义举,没有扬名天下,所以起义时候不能像曹操一样迅速壮大,形成气候。 家族的落魄使刘备经济上没有实力招募更多的军队,政治上白身使他建功立业后不能受到现有秩序的尊重,有功而不能给予足够的赏赐,使刘备不能在前期迅速成家。 刘备不读书使自身军事能力不能像曹操一样雄才大略,立足军事而成事。 加上名望上的不足等共同构成了在起义被压下的时候,刘备虽然凭借自身的勇略建立起一些功勋,但不足够自立形成一方势力,最后由于起义被迅速压下,没有充分时间建立足够功勋,只能在朝廷凭军功而谋个职位待机而动。 其实刘备挺不容易的,就像现在商场各大资本家已经把市场瓜分,后来者想要在巨无霸面前成长起来颇为不易。 曹操曾经是中央干部在中央挂职人员,而刘备呢白身一个,起点不一样,前期当然困难的很。刘备文韬武略不是很强,怎么象曹操一样打开名气吸引人才呢?他有一套自己对现状对时势的理解,天下大乱在于人心丧乱,要使天下安定,就必须使人心安定。怎么使人心安定呢?行仁义,以仁义归拢天下人心。刘备终于通过自己的方式逐渐在众诸侯之间打开名气,虽然弱小,但跻身了十八路诸侯之间,成为一员,有了争霸的基础。 而最终成就一番霸业,还必须经受得起检验,必须与最强者来一番决战,才能最终得到对方认可,成就八分理想。 ——元旦,广
#二十四史名家精讲# 刘备与刘邦刘秀的比较 刘备不爱读书,这一点与刘备很像,可能
凡启说历史
2024-01-13 11:07:4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