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钟了解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九思里看古今
2025-04-13 16:34:06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并总结出的知识体系,其根据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将一年分为24个不同的时段,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从事农业生产和日常活动,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二十四节为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起源于黄河流域,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了雏形,只不过在汉朝才正式列入到历法当中。
汉朝二十四节气的顺序和我们现在所熟知的节气顺序并不一样,是以「冬至」为起点、「大雪」为终点,直到公元1645年黄经度数法的出现,人们将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轨迹(黄道)的360°平均划分为24份后,才将排在0°位置上的「立春」视为二十四节气的起点,以「大寒」最为结尾点。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