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物流|古代就有“快递”了?

九思里看古今 2025-08-11 15:02:16
古代前期以官方运输网络为主,成熟的异地运输系统可以有效满足公文军情信息的传输及战略物资、宫廷生活物资、官员俸禄等资料的供给,邮驿(陆运)、漕运(水运)的运输模式便是在这样的需求下产生的。 官运机构是不承接民间代运服务的,而早期高度农耕化及相对分散的民居形态,又非常地消耗配送成本,民间物流机构很难规模化,像民信局、镖局这类民间运货组织,基本要到明朝也逐渐发展成熟。 一方面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民间对异地商品的需求指数有所增长,二是城市化进程会将人们的居住场地集中化,形成高密度的活动空间,可减少运输和配送的成本,专业的民间配送机构也就应运而生了。 官方运输中可调配的资源多,速度自然有所保证,骑马送货是所有运输方式中最快的一种,如果有加急需求的话,日行500里非常了不起的数据了(《宋会要》:“日行五百里,不分昼夜鸣铃走递”),至于日行千里的说法,可能就有艺术修饰的成分在了,而在无特殊运输需求下的官运配速,200里/日以内才是比较普遍的速度。

0 阅读:0
九思里看古今

九思里看古今

感谢大家的关注